液压互联悬架车辆建模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2 互联悬架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整车动力学建模及模型验证 | 第21-41页 |
| 2.1 运动学模型 | 第24-31页 |
| 2.1.1 簧载质量质心加速度 | 第24-25页 |
| 2.1.2 簧载质量动量矩对时间导数 | 第25-26页 |
| 2.1.3 簧载质量在运动坐标系下位移 | 第26-29页 |
| 2.1.4 簧下质量加速度 | 第29-30页 |
| 2.1.5 簧下质量动量矩对时间导数 | 第30-31页 |
| 2.2 动力学模型 | 第31-36页 |
| 2.2.1 整车侧向平动 | 第32-33页 |
| 2.2.2 簧载质量垂向运动 | 第33页 |
| 2.2.3 横摆动力学方程 | 第33页 |
| 2.2.4 俯仰动力学方程 | 第33-35页 |
| 2.2.5 侧倾动力学方程 | 第35-36页 |
| 2.2.6 簧下质量垂向运动 | 第36页 |
| 2.3 轮胎模型 | 第36-38页 |
| 2.4 整车模型验证 | 第38-4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HIS系统建模及整车集成验证 | 第41-55页 |
| 3.1 抗侧倾HIS系统布置方案影响 | 第41-45页 |
| 3.1.1 先同轴抗侧倾HIS系统 | 第41-42页 |
| 3.1.2 先同侧抗侧倾HIS系统 | 第42-43页 |
| 3.1.3 先对角抗侧倾HIS系统 | 第43-44页 |
| 3.1.4 X型HIS系统 | 第44-45页 |
| 3.2 HIS系统模型建立 | 第45-50页 |
| 3.2.1 液压缸 | 第47页 |
| 3.2.2 阻尼阀 | 第47-48页 |
| 3.2.3 管路 | 第48-49页 |
| 3.2.4 蓄能器 | 第49-50页 |
| 3.3 整车模型耦合 | 第50页 |
| 3.4 模型参数整定 | 第50-5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稳态转向特性对刚度域参数的敏感性 | 第55-64页 |
| 4.1 稳态转向特性的评价方法 | 第55页 |
| 4.2 悬架对稳态转向特性影响机理 | 第55-59页 |
| 4.2.1 载荷横向转移的影响 | 第56-58页 |
| 4.2.2 侧倾转向的影响 | 第58-59页 |
| 4.3 敏感性调查方法 | 第59-60页 |
| 4.4 敏感性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60-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阻尼域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4-81页 |
| 5.1 压力损失系数等效变动 | 第64-67页 |
| 5.2 平顺性敏感性分析 | 第67-72页 |
| 5.2.1 平顺性评价方法 | 第67-68页 |
| 5.2.2 垂直方向 | 第68-69页 |
| 5.2.3 侧倾方向 | 第69-72页 |
| 5.2.4 俯仰方向 | 第72页 |
| 5.3 侧倾表现敏感性分析 | 第72-77页 |
| 5.3.1 评价指标及仿真方法 | 第72-73页 |
| 5.3.2 侧倾角 | 第73-76页 |
| 5.3.3 侧翻 | 第76-77页 |
| 5.4 扭转路面车轮接地性 | 第77-78页 |
| 5.5 瞬态横摆 | 第78-79页 |
| 5.6 阻尼敏感性影响总结 | 第79-80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89-90页 |
| 附录 B 9-DOF整车参数 | 第90-91页 |
| 附录 C HIS系统参数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