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湾港区道路交叉口干线协调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干线协调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7-31页 |
2.1 交通信号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 第17-20页 |
2.1.1 按控制范围划分 | 第17页 |
2.1.2 按运行方式划分 | 第17-20页 |
2.2 干线协调控制的概念及基本参数 | 第20-22页 |
2.2.1 干线协调控制的概念 | 第20页 |
2.2.2 干线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 | 第20-22页 |
2.3 干线协调控制的协调方式 | 第22-23页 |
2.4 干线协调控制的评价指标 | 第23-26页 |
2.5 干线协调控制研究方法概述 | 第26-30页 |
2.5.1 最大绿波带法 | 第26-29页 |
2.5.2 最小延误法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大窑湾港区干线协调控制方案设计 | 第31-46页 |
3.1 大窑湾港区交通流量数据调查 | 第31-35页 |
3.1.1 大窑湾港区路网现状 | 第31-33页 |
3.1.2 港区车流信息的采集 | 第33-35页 |
3.2 干线协调控制定时方案设计 | 第35-41页 |
3.3 干线协调控制感应方案设计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大窑湾港区干线协调控制方案优化 | 第46-59页 |
4.1 相位差的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4.2 基于车辆速度变化的相位差优化 | 第48-58页 |
4.2.1 车辆速度分析 | 第48-52页 |
4.2.2 相位差优化 | 第52-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Vissim的仿真评价 | 第59-68页 |
5.1 Vissim简介 | 第59-60页 |
5.2 定时干线协调控制仿真评价 | 第60-65页 |
5.3 感应干线协调控制仿真评价 | 第65-67页 |
5.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8-69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