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在水稻种子中高效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及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6-10页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1页
    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形成及特点第16-19页
        1.1.1 被子植物的结构及特点第16页
        1.1.2 水稻种子的结构及特点第16-17页
        1.1.3 胚乳细胞的发育特点第17-18页
        1.1.4 水稻胚乳结构及储藏蛋白介绍第18-19页
    第二节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及发展现状第19-22页
        1.2.1 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2 谷类作物种子生物反应器的优点第20-21页
        1.2.3 水稻胚乳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第三节 抗胰蛋白酶的性质功能及相关疾病第22-23页
        1.3.1 抗胰蛋白酶的性质和功能第22页
        1.3.2 抗胰蛋白酶缺乏相关的疾病第22-23页
    第四节 重组胰蛋白酶的研究现状第23-30页
        1.4.1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4页
        1.4.2 酵母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4-25页
        1.4.3 丝状真菌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5页
        1.4.4 昆虫细胞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5-26页
        1.4.5 转基因植物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6-27页
        1.4.6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7-28页
        1.4.7 转基因动物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第28-30页
    第五节 内质网胁迫信号调节通路第30-32页
    第六节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第32-33页
    第七节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第33-37页
        1.7.1 大孢子细胞程序死亡第33-34页
        1.7.2 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第34页
        1.7.3 在胚囊成熟时反足细胞程序性死亡第34-35页
        1.7.4 绒毡层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第35页
        1.7.5 花粉-雌蕊相互作用不兼容的花粉细胞程序性死亡第35页
        1.7.6 受精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第35-37页
    第八节 N-连接的糖苷化修饰第37-41页
        1.8.1 植物中糖苷修饰的类型第37-39页
        1.8.2 植物N-连接糖苷修饰结构和动物的差别第39-41页
第二章 水稻胚乳中表达的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研究第41-62页
    第一节 前言第41页
    第二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1-45页
        2.2.1 质粒的构建和水稻的转化第41-42页
        2.2.2 Southern杂交第42页
        2.2.3 Western杂交第42页
        2.2.4 抗胰蛋白酶的活性检测第42-43页
        2.2.5 免疫电镜第43页
        2.2.6 圆二色光谱学分析第43-44页
        2.2.7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提取第44页
        2.2.8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分离与纯化第44页
        2.2.9 糖苷结构分析第44页
        2.2.10 分子量和等电点第44页
        2.2.11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第44-45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第45-59页
        2.3.1 转化并筛选重组抗胰蛋白酶表达量高的转基因植株第45-47页
        2.3.2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基本生化和物理性质的分析第47-49页
        2.3.3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糖苷修饰结构分析第49-53页
        2.3.4 重组抗胰蛋白酶生物活性检测第53-54页
        2.3.5 重组抗胰蛋白酶在水稻胚乳中的亚细胞定位第54-56页
        2.3.6 从水稻种子中试生产重组抗胰蛋白酶第56-59页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第59-62页
第三章 在水稻种子高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第62-78页
    第一节 前言第62页
    第二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2-65页
        3.2.1 材料准备和转基因品系的表型分析第62-63页
        3.2.2 总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第63页
        3.2.3 实时定量PCR第63-64页
        3.2.4 Western blotting第64页
        3.2.5 PCR分析第64-65页
        2.2.6 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和切片第65页
        3.2.7 TUNEL试验第65页
        3.2.8 图像观察和处理第65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第65-75页
        3.3.1 在水稻胚乳中高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导致种子表型发生改变第65-67页
        3.3.2 重组抗胰蛋白酶在水稻胚乳中的积累对储藏蛋白的影响第67-69页
        3.3.3 在水稻胚乳中积累重组抗胰蛋白酶产生了内质网胁迫第69-71页
        3.3.4 高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扰乱水稻胚乳的发育第71-73页
        3.3.5 内质网胁迫导致水稻胚乳细胞提前程序性死亡第73-75页
    第四节 小结和讨论第75-78页
第四章 内质网胁迫对重组抗胰蛋白酶和谷蛋白糖苷修饰的影响第78-88页
    第一节 前言第78-79页
    第二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9-80页
        4.2.1 供试材料:品种与品系第79页
        4.2.2 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纯化第79页
        4.2.3 糖苷分析方法第79页
        4.2.4 谷蛋白的提取方法第79-80页
        4.2.5 分析有糖苷修饰的重组抗胰蛋白酶所占比例第80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第80-86页
        4.3.1 严重的内质网胁迫减少重组抗胰蛋白酶N端序列的加工第80-81页
        4.3.2 内质网胁迫对于重组抗胰蛋白酶糖苷修饰的影响第81-84页
        4.3.3 内质网胁迫对于内源的谷蛋白糖苷化修饰影响第84-86页
    第四节 小结和讨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藻ictB和FBP/SBPase基因对提高水稻光合效率的研究
下一篇:向日葵水、氮、盐耦合效应及其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