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不同生长速率黑杨的基因表达谱及黑杨CYCD基因的功能鉴定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9页
   ·杨树速生机理研究第9-15页
     ·杨树生长规律第9-10页
     ·杨树速生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杨树生长与细胞周期调控第12-15页
       ·植物细胞周期过程第12页
       ·植物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第12-14页
       ·植物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点第14-15页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基因的表达第15-17页
     ·基因芯片原理第15-16页
     ·基因芯片技术第16页
       ·芯片的制备第16页
       ·靶样品的准备第16页
       ·杂交反应第16页
       ·信号检测和分析第16页
     ·基因芯片在杨树研究中的应用第16-1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不同生长速率黑杨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监测第19-22页
   ·材料与方法第19页
     ·实验材料第19页
     ·生长及生理指标测定第19页
       ·株高和地径的测量第19页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19页
       ·总叶面积的测定第19页
   ·结果第19-21页
     ·NE19和DN2株高和地径的比较第19-20页
     ·NE19和DN2净光合速率和总叶而积的比较第20-21页
   ·讨论第21-22页
3. 芯片杂交和数据分析第22-41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黑杨总RNA的提取第22-24页
       ·实验器皿和耗材的处理第23页
       ·所需药品第23页
       ·RNA提取步骤第23-24页
     ·基因芯片流程第24页
       ·cDNA的合成和纯化第24页
       ·生物素标记cRNA的合成、纯化和定量第24页
       ·cRNA的片段化第24页
       ·基因芯片杂交第24页
       ·探针阵列的洗脱与染色第24页
       ·芯片扫描第24页
     ·芯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24-26页
       ·芯片数据的获取和标准化处理第25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25页
       ·探针信息的注释第25页
       ·主成分分析第25页
       ·层级聚类分析第25-26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第26页
     ·芯片结果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第26-27页
       ·cDNA的合成第2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6-27页
   ·结果第27-35页
     ·黑杨总RNA的质量第27-28页
     ·NE19和DN2在速生前期和速生期差异表达的基因第28-30页
       ·差异表达的基因第28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主成分分析第28-29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层级聚类分析第29-30页
     ·基因芯片结果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第30页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第30-32页
     ·在生长速率快的杨树品系中特异性上调的基因第32-33页
     ·在生长速率慢的杨树品系中特异性上调的基因第33-34页
     ·NE19和DN2中共同上调和下调的基因第34-35页
   ·讨论第35-39页
     ·光合作用第35页
     ·碳水化合物和氮的利用第35-37页
     ·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第37页
     ·次生代谢过程第37-39页
     ·激素和胁迫相关基因第39页
   ·结论第39-41页
4. 杨树CYCD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对糖和植物激素的响应第41-52页
   ·材料和方法第41-45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黑杨材料的糖和植物激素处理第41页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41页
     ·杨树CYCD基因家族成员的克隆第41-43页
       ·PCR扩增杨树CYCD基因家族成员第41-42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和纯化第42页
       ·目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第42-43页
       ·目的基因转化至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第43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和测序第43页
       ·测序成功菌液的质粒提取第43页
     ·顺式作用原件的鉴定第4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杨树根中CYCD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第43页
     ·酵母转化第43-45页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3-44页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第44-45页
     ·酵母生长曲线测定第45页
   ·结果第45-49页
     ·黑杨CYCD基因家族成员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5页
     ·杨树CYCD基因启动子中响应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第45-46页
     ·PdCYCD1-7对酵母G1期细胞周期蛋白突变体转化第46-47页
     ·蔗糖和植物激素处理后黑杨根部的形态学特征第47-48页
     ·黑杨CYCD基因成员在蔗糖和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分析第48-49页
   ·讨论第49-5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页
   ·创新点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缩略词表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个人简介第65-66页
导师简介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羧酶基因PeALD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