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电池管理系统的概述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介绍及SOC估计 | 第17-25页 |
2.1 动力电池的概述与比较 | 第17-18页 |
2.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8-19页 |
2.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组成 | 第18-19页 |
2.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 |
2.3 锂离子电池剩余电量SOC估算方法 | 第19-24页 |
2.3.1 SOC的定义 | 第19-20页 |
2.3.2 几种SOC估算方法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2.3.3 本课题中SOC估算方法的选用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方案研究 | 第25-29页 |
3.1 系统功能分析 | 第25页 |
3.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5-27页 |
3.2.1 系统方案研究 | 第25-26页 |
3.2.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39页 |
4.1 BMS主控板硬件设计 | 第29-34页 |
4.1.1 主控制器简介 | 第29页 |
4.1.2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29-31页 |
4.1.3 电池组总电流和总电压采集电路 | 第31-32页 |
4.1.4 串口通信电路 | 第32页 |
4.1.5 风扇控制电路 | 第32-33页 |
4.1.6 报警电路 | 第33页 |
4.1.7 调试电路 | 第33-34页 |
4.2 BMS单元板硬件设计 | 第34-38页 |
4.2.1 专用芯片Bq76pl536a | 第34-35页 |
4.2.2 单电池电压采集和均衡电路 | 第35-37页 |
4.2.3 温度检测电路 | 第37-38页 |
4.2.4 芯片的保护功能 | 第38页 |
4.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51页 |
5.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第39-40页 |
5.2 系统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 第40-46页 |
5.2.1 串口通信设计 | 第41-42页 |
5.2.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2-43页 |
5.2.3 电池均衡模块 | 第43-44页 |
5.2.4 电池SOC估算程序 | 第44-45页 |
5.2.5 单元板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5.3.1 VB开发环境 | 第46-47页 |
5.3.2 上位机架构 | 第47页 |
5.3.3 上位机通信设计 | 第47-48页 |
5.3.4 数据显示界面 | 第48页 |
5.3.5 用户登录界面 | 第48-49页 |
5.3.6 数据库连接 | 第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第51-57页 |
6.1 实验目的与要求 | 第51-52页 |
6.1.1 实验目的 | 第51页 |
6.1.2 实验设备 | 第51-52页 |
6.2 上位机软件实现与运行结果 | 第52-53页 |
6.3 电池电压采集与均衡 | 第53-55页 |
6.3.1 单体电池电压数据采集 | 第53-54页 |
6.3.2 电池均衡试验 | 第54-55页 |
6.4 温度采样测试 | 第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7-5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