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Type-C)焊锡机自动排线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行业生产现状 | 第9-12页 |
1.2.1 USB线生产现状 | 第9-10页 |
1.2.2 Type-C线生产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4 彩色图像分割算法现状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USB排线机构方案设计与实验 | 第15-29页 |
2.1 结构方案设计 | 第15-19页 |
2.1.1 “砍”线方案 | 第15-17页 |
2.1.2 “拨”线方案 | 第17-19页 |
2.2 零部件选型 | 第19-22页 |
2.2.1 “砍”线方案选型及计算 | 第20-21页 |
2.2.2 “拨”线方案选型及计算 | 第21-22页 |
2.3 控制系统 | 第22-26页 |
2.3.1 硬件系统 | 第22-23页 |
2.3.2 软件系统 | 第23-26页 |
2.4 平台搭建与实验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Type-C排线机构方案设计与实验 | 第29-39页 |
3.1 方案设计 | 第29-34页 |
3.1.1 “梳”线机构 | 第29-32页 |
3.1.2 “搓”线机构 | 第32-34页 |
3.2 零部件选型 | 第34-35页 |
3.3 控制系统 | 第35-37页 |
3.4 平台搭建与实验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USB线视觉识别系统及算法实现 | 第39-50页 |
4.1 相机、镜头及光源选择 | 第39-42页 |
4.1.1 相机和镜头 | 第39-40页 |
4.1.2 光源 | 第40-42页 |
4.2 图像处理算法相关理论基础 | 第42-46页 |
4.2.1 色彩空间 | 第42-45页 |
4.2.1.1 RGB空间 | 第42-43页 |
4.2.1.2 HSV空间 | 第43-45页 |
4.2.1.3 CIELab空间 | 第45页 |
4.2.2 阈值分割算法 | 第45-46页 |
4.3 USB线图像识别算法实现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Type-C线图像识别算法实现 | 第50-68页 |
5.1 多通道阈值分割算法 | 第52-53页 |
5.2 聚类分析算法 | 第53-58页 |
5.2.1 理论基础 | 第53-56页 |
5.2.1.1 K-means聚类 | 第54-55页 |
5.2.1.2 FCM聚类 | 第55-56页 |
5.2.2 算法设计及验证 | 第56-58页 |
5.3 边缘检测算法 | 第58-63页 |
5.3.1 理论基础 | 第58-61页 |
5.3.1.1 Canny算子检测算法 | 第58-59页 |
5.3.1.2 Sobel算子检测算法 | 第59-60页 |
5.3.1.3 Scharr算子检测算法 | 第60页 |
5.3.1.4 分水岭算法 | 第60-61页 |
5.3.1.5 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 | 第61页 |
5.3.2 算法设计及验证 | 第61-63页 |
5.4 改进的多通道阈值分割算法 | 第63-67页 |
5.4.1 图像增强理论基础 | 第63-64页 |
5.4.2 算法设计及验证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课题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