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法 | 第16-17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4.4 访谈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1.5.2 协作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1.5.3 分布式认知理论 | 第19-21页 |
2 研究综述 | 第21-2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3页 |
2.1.1 网络学习 | 第21-22页 |
2.1.2 网络学习管理系统 | 第22页 |
2.1.3 学生互动 | 第22-23页 |
2.1.4 互动策略 | 第23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3-29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5-27页 |
2.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3 学习管理系统互动功能的分析与体验 | 第29-41页 |
3.1 几种常用的学习管理系统互动功能概述 | 第29-34页 |
3.1.1 BLACKBOARD学习管理系统 | 第29-30页 |
3.1.2 Moodle学习管理系统 | 第30-31页 |
3.1.3 Edmodo学习管理系统 | 第31页 |
3.1.4 Canvas学习管理系统 | 第31-33页 |
3.1.5 小结 | 第33-34页 |
3.2 Canvas学习管理系统的互动功能体验 | 第34-41页 |
3.2.1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 第34-37页 |
3.2.2 基于Canvas学习管理系统的课程设计 | 第37-41页 |
4 Canvas学习管理系统的学生互动现状调查 | 第41-47页 |
4.1 调查的目的 | 第41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41-45页 |
4.2.1 调查对象 | 第41页 |
4.2.2 问卷结构 | 第41-45页 |
4.3 访谈设计 | 第45页 |
4.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5-46页 |
4.5 访谈实施 | 第46-47页 |
5 Canvas学习管理系统生生互动调查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5.1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第47-55页 |
5.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47-49页 |
5.1.2 生生互动调查分析 | 第49-55页 |
5.2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5.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55-56页 |
5.2.2 教师设计生生互动的现状 | 第56-61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1-63页 |
5.3.1 生生互动的观念 | 第61页 |
5.3.2 对技术的熟练程度 | 第61-62页 |
5.3.3 网络课程中生生互动体验 | 第62页 |
5.3.4 网络课程中生生互动的有用性感知 | 第62-63页 |
6 网络学习管理系统中学生互动的优化策略 | 第63-69页 |
6.1 平台角度 | 第63-64页 |
6.1.1 关联第三方社交软件促进学生互动 | 第63-64页 |
6.1.2 在教师模板增加针对平台功能的教学 | 第64页 |
6.2 学生角度 | 第64-66页 |
6.2.1 增强交互学习观念 | 第64-65页 |
6.2.2 建立网络课堂的归属感 | 第65-66页 |
6.2.3 共享学习资源 | 第66页 |
6.3 教师角度 | 第66-69页 |
6.3.1 借用交互学习概念模型 | 第66-67页 |
6.3.2 网络学习中责任下放 | 第67页 |
6.3.3 加强对生生交互设计的反思 | 第67-6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85页 |
附录A:学生问卷 | 第75-79页 |
附录B:教师问卷 | 第79-82页 |
附录C:访谈提纲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