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地铁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地铁项目建设组织架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7-41页 |
2.1 组织理论 | 第17-26页 |
2.1.1 组织、项目组织、项目群组织的定义 | 第17-18页 |
2.1.2 项目组织的类型 | 第18-24页 |
2.1.3 各类组织方法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2.2 项目管理理论 | 第26-29页 |
2.2.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 第26-27页 |
2.2.2 项目集管理知识体系(pmbok) | 第27-28页 |
2.2.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项目集管理知识体系中的区别与联系 | 第28-29页 |
2.3 PBS-CCS矩阵 | 第29-37页 |
2.3.1 项目分解结构研究概述 | 第29-34页 |
2.3.2 合同类型分解概述 | 第34-36页 |
2.3.3 PBS-CCS二维矩阵概述 | 第36-37页 |
2.4 结构熵方法简述 | 第37-40页 |
2.4.1 熵算法的概念 | 第37-39页 |
2.4.2 结构熵算法研究综述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地铁项目的合同模型构建 | 第41-62页 |
3.1 地铁项目的行为主体分析 | 第41-44页 |
3.1.1 地铁项目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41-42页 |
3.1.2 地铁项目的驱动因素 | 第42-44页 |
3.2 地铁项目的基本组织模式 | 第44-49页 |
3.2.1 地铁项目组织的涵义 | 第44页 |
3.2.2 地铁项目的发包模式 | 第44-47页 |
3.2.3 地铁项目的组织类型及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3.3 地铁项目的PBS-CCS矩阵 | 第49-55页 |
3.3.1 地铁项目的项目分解结构 | 第49-52页 |
3.3.2 地铁项目合同类型分解 | 第52-53页 |
3.3.3 地铁项目PBS-CCS二维矩阵构建 | 第53-55页 |
3.4 基于PBS-CCS的发包模式选择 | 第55-62页 |
3.4.1 地铁项目承发包特点分析 | 第55-56页 |
3.4.2 基于PBS-CCS的大型地铁项目合同模型构建 | 第56-60页 |
3.4.3 合同模型的优势分析 | 第60-62页 |
4 地铁项目的组织模型构建 | 第62-78页 |
4.1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分析 | 第62-64页 |
4.1.1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原则 | 第62-63页 |
4.1.2 大型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内容 | 第63页 |
4.1.3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4.2 地铁项目组织模型设计 | 第64-74页 |
4.2.1 地铁项目的组织设计思路 | 第64-69页 |
4.2.2 地铁项目的组织设计过程 | 第69-71页 |
4.2.3 地铁项目的各部门、各主体职能、责任设计 | 第71-74页 |
4.3 地铁项目组织模型的运行模式 | 第74-77页 |
4.3.1 地铁项目运行模式的内容 | 第74-76页 |
4.3.2 地铁项目运行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实证分析 | 第78-93页 |
5.1 某市地铁项目概况 | 第78-79页 |
5.2 某市地铁项目组织模式现状分析 | 第79-86页 |
5.2.1 某市地铁项目的组织架构 | 第79-82页 |
5.2.2 某市地铁项目的承发包模式 | 第82-86页 |
5.2.3 某市地铁项目现行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各类问题 | 第86页 |
5.3 某市地铁项目组织设计优化 | 第86-92页 |
5.3.1 组织设计方案 | 第86-88页 |
5.3.2 组织设计方案评价 | 第88-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页 |
6.2 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