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绩效增长与金融监管

内容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11-17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思路第12-15页
    创新点第15-17页
第1章 金融创新理论梳理第17-35页
    1.0 金融创新概念的分歧第17-18页
    1.1 金融创新概念的分歧第18-20页
        1.1.1 微观视角的金融创新第18-19页
        1.1.2 中观视角的金融创新第19-20页
        1.1.3 宏观视角的金融创新第20页
    1.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综述第20-26页
        1.2.1 技术动因论第21-23页
        1.2.2 利润诱导引致论第23-25页
        1.2.3 规避金融约束论第25-26页
    1.3 金融创新与绩效增长第26-29页
        1.3.1 金融创新和广义的经济绩效第26-27页
        1.3.2 金融创新与狭义企业绩效第27-29页
    1.4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第29-33页
        1.4.1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第29-30页
        1.4.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第30-33页
    1.5 结构——动因——绩效的分析框架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2章 中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史演进比较第35-70页
    2.1 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第35-51页
        2.1.1 1933年大萧条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第35-43页
        2.1.2 《金融现代服务法》约束条件下的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第43-47页
        2.1.3 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第47-51页
    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第51-64页
        2.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史第52-59页
        2.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特点与重点领域第59-62页
        2.2.3 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发展第62-64页
    2.3 反思中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区间调控论的提出第64-68页
        2.3.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路线图第64-67页
        2.3.2 承诺博弈与激励相容原理:金融创新的分类区间调控论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与基于区间调控的金融监管模式第70-106页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第70-79页
        3.1.1 技术应用风险第71页
        3.1.2 信用风险第71-74页
        3.1.3 市场变化风险第74-75页
        3.1.4 操作风险第75-76页
        3.1.5 流动性风险第76页
        3.1.6 系统性风险第76-79页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与金融监管第79-89页
        3.2.1 金融创新引发风险的条件第79-83页
        3.2.2 审慎、包容、区间、协调的监管模式第83-85页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区间调控第85-89页
    3.3 区间调控的逻辑路径:轨道金融而不是漂流金融第89-90页
    3.4 金融创新合理区间的“上下限”第90-105页
        3.4.1 中美金融创新强度的演化趋势对比第90-96页
        3.4.2 非利息收入比例最优浮动区间的确定第96-103页
        3.4.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的完善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4章 金融创新与绩效增长的量化分析第106-134页
    4.1 金融创新的量化指标与中国不同股权形式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比较第106-118页
        4.1.1 金融创新的衡量指标第106-107页
        4.1.2 中国商业银行的不同股权结构第107-109页
        4.1.3 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比较第109-115页
        4.1.4 不同股权结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剖析第115-118页
    4.2 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以民生银行为例第118-130页
        4.2.1 银行绩效的高速增长第120-121页
        4.2.2 创新对民生银行业绩增长的贡献分析第121-124页
        4.2.3 制度创新在民生银行绩效高速增长中的保证和促进作用第124-130页
    4.3 金融创新对投资银行绩效增长的贡献分析—以高盛银行为例第130-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策略第134-163页
    5.1 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的原则第135-138页
        5.1.1 效率优先原则第135-136页
        5.1.2 安全性原则第136页
        5.1.3 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第136-138页
    5.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增长和金融监管匹配与协调的综合创新路径第138-146页
        5.2.1 重视科技进步应用的改进路径第139-141页
        5.2.2 重视制度设计与完善的改革路径第141-145页
        5.2.3 加快提升金融人力资本第145-146页
    5.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146-149页
        5.3.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第147-148页
        5.3.2 扩大民营商业银行规模第148-149页
    5.4 绩效增长良性回馈金融创新第149-152页
        5.4.1 建立突出金融创新地位的绩效评价体系第149-150页
        5.4.2 绩效增长应用于增加金融创新的投入第150-152页
    5.5 完善科学的激励性监管制度第152-162页
        5.5.1 引进行业自治监管模式第152-155页
        5.5.2 重构行业监管体系第155-159页
        5.5.3 金融立法规范金融创新第159-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163页
结论第163-166页
附录第166-17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72-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估计与Bootstrap偏差修正
下一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选择--基于DSGE模型框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