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货币规则 | 第16-20页 |
2.2 汇率规则 | 第20-22页 |
2.3 现有文献述评 | 第22-24页 |
3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演变 | 第24-39页 |
3.1 美国 | 第24-29页 |
3.2 日本 | 第29-32页 |
3.3 欧洲 | 第32-35页 |
3.4 中国 | 第35-39页 |
4 封闭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抉择: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 | 第39-66页 |
4.1 传统弹性价格模型的缺陷 | 第39-40页 |
4.2 封闭条件下的DSGE基本模型 | 第40-49页 |
4.3 适用于本文模拟的正式模型 | 第49-54页 |
4.3.1 家庭行为分析 | 第50页 |
4.3.2 厂商行为分析 | 第50-52页 |
4.3.3 扩展模型的新凯恩斯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 | 第52-54页 |
4.4 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斗争 | 第54-58页 |
4.5 经验研究:贝叶斯估计和脉冲响应 | 第58-66页 |
5 问题的延伸:央行的供给主体分析 | 第66-85页 |
5.1 货币制度的供给主体 | 第66-72页 |
5.2 供给主体的关键特质:独立性 | 第72-78页 |
5.3 经验研究:贝叶斯估计和脉冲响应 | 第78-85页 |
6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抉择:汇率稳定与物价稳定 | 第85-100页 |
6.1 汇率制度演变 | 第85-88页 |
6.2 开放情形下的两国模型 | 第88-92页 |
6.3 经验研究:贝叶斯估计和脉冲响应 | 第92-98页 |
6.4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一致性 | 第98-100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00-10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2页 |
后记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