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泵论文--各种用途论文

潜水贯流泵装置水力特性及压力脉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4-16页
        1.2.1 模型试验研究概况第14页
        1.2.2 数值模拟研究概况第14-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泵内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及压力脉动相关理论第18-29页
    2.1 模型泵装置三维建模与网格划分第18-22页
        2.1.1 模型泵三维建模第18-19页
        2.1.2 网格划分第19-21页
        2.1.3 网格无关性分析第21-22页
    2.2 数值计算方法概述第22-24页
        2.2.1 流动控制方程第22-24页
        2.2.2 湍流模型第24页
    2.3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24-25页
    2.4 求解控制第25页
    2.5 收敛精度的选择第25-26页
    2.6 潜水贯流泵压力脉动的分类第26页
    2.7 压力脉动的分析方法第26-28页
        2.7.1 时域法第26-28页
        2.7.2 频域法第28页
    2.8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潜水贯流泵装置内外特性研究第29-45页
    3.1 潜水贯流泵装置外特性测试第29-32页
        3.1.1 潜水贯流泵试验台的建立第29-30页
        3.1.2 主泵、辅助泵的介绍第30页
        3.1.3 外特性试验仪器和方法第30页
        3.1.4 试验不确定度分析第30-32页
    3.2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外特性对比与分析第32-34页
    3.3 潜水贯流泵内部流场分析第34-43页
        3.3.1 装置整体流态分析第34-35页
        3.3.2 叶轮的水力性能分析第35-39页
        3.3.3 导叶部分水力性能分析第39-42页
        3.3.4 灯泡段流场分析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潜水贯流泵压力脉动试验分析第45-55页
    4.1 压力脉动采样频率的确定第45页
    4.2 压力脉动监测点位置的选取第45-46页
    4.3 试验设备及采集方法第46-47页
    4.4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第47页
    4.5 最优工况下各监测点压力脉动分析第47-50页
        4.5.1 叶轮出口圆周方向第47-49页
        4.5.2 导叶出口圆周方向第49-50页
        4.5.3 泵装置轴向第50页
    4.6 不同工况下的压力脉动特性第50-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潜水贯流泵装置全流道流动非定常模拟第55-77页
    5.1 非定常模拟的设置第55-57页
        5.1.1 湍流模型及离散方程等的设置第55页
        5.1.2 初始条件及时间步长第55页
        5.1.3 监测点及计算周期的选取第55-57页
    5.2 最优工况下模型试验与非定常计算结果的比较第57-59页
    5.3 最优工况下叶轮内流动分析及压力脉动特性第59-65页
        5.3.1 叶轮内流动分析第59-62页
        5.3.2 叶轮内压力脉动特性第62-65页
    5.4 最优工况下导叶内流动分析及压力脉动特性第65-71页
        5.4.1 导叶内流动分析第65-68页
        5.4.2 导叶内压力脉动特性第68-71页
    5.5 最优工况下灯泡体内流动分析及压力脉动特性第71-76页
        5.5.1 灯泡体内流动分析第71-73页
        5.5.2 灯泡体内压力脉动特性第73-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80页
    6.1 总结第77-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4.0下机械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研究--以徐工机械为例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