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燃料与燃烧论文

液体旋流雾化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致谢第5-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术语表第20-23页
第1章 绪论第23-51页
    1.1 液体燃料雾化的研究背景第23页
    1.2 气液两相流模拟方法第23-33页
        1.2.1 长度尺度和时间尺度第25-26页
        1.2.2 界面运动的捕获第26-27页
        1.2.3 处理界面处物性的不连续性第27-28页
        1.2.4 表面张力第28-29页
        1.2.5 拓扑变化第29-33页
    1.3 射流雾化简述第33-42页
        1.3.1 一次雾化第33-34页
        1.3.2 理论分析第34页
        1.3.3 二次雾化第34-35页
        1.3.4 液滴碰撞动力学第35-36页
        1.3.5 液滴环流第36-37页
        1.3.6 液滴粒径分布第37页
        1.3.7 液滴变形和曳力第37-38页
        1.3.8 液滴/壁面相互作用第38-39页
        1.3.9 雾化模拟第39-42页
    1.4 雾化-湍流相互作用简述第42-45页
    1.5 雾化蒸发简述第45-48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48-51页
第2章 液体雾化的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第51-79页
    2.1 界面追踪方法第51-55页
        2.1.1 符号距离函数第52-53页
        2.1.2 亚网格重建法第53-54页
        2.1.3 半拉格朗日型输运和离散第54页
        2.1.4 重新初始化过程第54页
        2.1.5 曲率、密度、粘度计算第54页
        2.1.6 虚假流体法(Ghost Fluid Method)第54-55页
    2.2 基于曲率修正的质量守恒型LS方法第55-59页
        2.2.1 从LS标量场得到网格中液体质量分数标量场第56-57页
        2.2.2 根据界面曲率修正得到守恒的液体质量分数第57-58页
        2.2.3 根据液体质量分数得到LS标量场第58-59页
    2.3 数值验证第59-71页
        2.3.1 Zalesak's disk-有凹槽的圆盘转动第59-62页
        2.3.2 二维变形速度场第62-65页
        2.3.3 三维变形速度场第65-67页
        2.3.4 三维双液滴碰撞第67-70页
        2.3.5 各模块的CPU耗时第70-71页
    2.4 复杂流动的应用第71-77页
        2.4.1 液滴撞击液膜第71-74页
        2.4.2 旋流一次雾化第74-77页
    2.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3章 液滴蒸发的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第79-93页
    3.1 数值方法第79-85页
        3.1.1 控制方程第79-80页
        3.1.2 阶跃条件第80-81页
        3.1.3 Level Set方法第81-82页
        3.1.4 离散化第82-84页
        3.1.5 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第84-85页
    3.2 数值结果第85-91页
        3.2.1 静止液滴的蒸发第85-88页
        3.2.2 运动液滴的蒸发第88-91页
    3.3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4章 变形液滴的非稳态曳力系数研究第93-115页
    4.1 研究背景第93-95页
    4.2 数值方法第95-97页
        4.2.1 界面捕获方法第96页
        4.2.2 Ghost Fluid Method第96-97页
    4.3 数值模拟第97-99页
    4.4 结果和讨论第99-114页
        4.4.1 验证第99-101页
        4.4.2 液滴变形第101-107页
        4.4.3 韦伯数对非稳态曳力系数的影响第107-109页
        4.4.4 密度比对非稳态曳力系数的影响第109-110页
        4.4.5 动力粘度比对非稳态曳力系数的影响第110-111页
        4.4.6 曳力系数C_D和非稳态项A的关联式第111-113页
        4.4.7 液滴的受力分析第113-114页
    4.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5章 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液滴破碎的研究第115-147页
    5.1 数值方法第115-117页
        5.1.1 控制方程第115-116页
        5.1.2 Level Set方法第116-117页
        5.1.3 Ghost fluid method (GFM)处理阶跃条件第117页
    5.2 数值模拟第117-122页
        5.2.1 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第117页
        5.2.2 分辨率第117-118页
        5.2.3 算例构造与设置第118-120页
        5.2.4 数值验证第120-12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2-145页
        5.3.1 界面发展及液滴破碎统计量第123-128页
        5.3.2 局部湍流结构和破碎机理第128-132页
        5.3.3 涡和界面的正交性第132-137页
        5.3.4 界面和涡结构正交性随时间的发展第137-139页
        5.3.5 液滴变形与界面面积浓度第139-141页
        5.3.6 液相体积分数的影响第141-145页
    5.4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6章 旋流雾化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第147-171页
    6.1 研究背景第147-148页
    6.2 数值方法第148-151页
        6.2.1 控制方程第148-149页
        6.2.2 Level Set方法第149-150页
        6.2.3 Ghost fluid method (GFM)处理阶跃条件第150页
        6.2.4 数值格式第150-151页
    6.3 数值模拟第151-155页
        6.3.1 流场设置与算例第151-153页
        6.3.2 网格分辨率设定第153页
        6.3.3 湍流入流条件第153-155页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55-170页
        6.4.1 雾化的全局特性第155-159页
        6.4.2 湍流入流条件的影响第159-163页
        6.4.3 涡与相界面相互作用的特性第163-169页
        6.4.4 界面不稳定性分析第169-170页
    6.5 本章小结第170-171页
第7章 旋流雾化的机理研究第171-195页
    7.1 数值方法第171-172页
    7.2 问题描述和模拟设置第172-175页
    7.3 整体雾化过程第175-177页
    7.4 液膜的形成第177-180页
    7.5 液桥的形成第180-192页
    7.6 液滴的形成第192-194页
        7.6.1 前缘液桥断裂形成的液滴第193页
        7.6.2 中心液膜形成的液滴第193-194页
    7.7 本章小结第194-195页
第8章 ELSA雾化模型的评估与改进第195-209页
    8.1 研究背景第195-196页
    8.2 ELSA模型简介第196-198页
    8.3 数值方法第198-200页
        8.3.1 控制方程第198-199页
        8.3.2 Level Set方法第199-200页
        8.3.3 Ghost fluid method (GFM)处理阶跃条件第200页
    8.4 问题描述和模拟设置第200-202页
        8.4.1 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第200-201页
        8.4.2 构造与设置第201-202页
    8.5 ELSA模型改进第202-206页
        8.5.1 界面密度发展第202-203页
        8.5.2 平衡韦伯数第203-204页
        8.5.3 湍流源项的分析第204-206页
    8.6 本章小结第206-209页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209-215页
    9.1 全文总结第209-211页
    9.2 本文工作的创新点第211页
    9.3 研究展望第211-215页
参考文献第215-251页
作者简历第251-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机理及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表面张力对脉动热管传热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