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21-27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21-24页
        一、现代学徒制第21-23页
        二、人才培养第23页
        三、工匠精神第23-24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24-27页
        一、协同教育理论第24-25页
        二、默会知识理论第25-26页
        三、五个对接原则第26-27页
第三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职责分析第27-38页
    第一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征第27-29页
        一、学校企业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合作第27-28页
        二、学校统一课程框架、教学组织结构化第28页
        三、企业主体性特征突出第28-29页
    第二节 校企职责利益理论分析第29-32页
        一、理论分析——纳什均衡理论第29-31页
        二、学徒身份的认同第31-32页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校的职责分析第32-35页
        一、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第32-33页
        二、制定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第33-34页
        三、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第34-35页
    第四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的职责分析第35-38页
        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招生招工和学生管理第36页
        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第36-37页
        三、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和师资建设第37-38页
第四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第38-49页
    第一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与原则第38-39页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第38-39页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9页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框架的构建第39-45页
        一、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块组织第39-41页
        二、课程框架构建的基本方法第41-43页
        三、创新开放式的教学标准、教学计划第43-44页
        四、课程的授课方式第44页
        五、课程内容——教材的编写第44-45页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主体的互动机制第45-49页
        一、职业标准是课程建设依据,规范课程框架第45-46页
        二、学校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全过程第46页
        三、企业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决定课程建设成败第46-47页
        四、课程专家是课程建设的指导者,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第47-49页
第五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第49-56页
    第一节 教学组织的结构化第49-51页
        一、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的转变第49-50页
        二、实行“柔性化”管理和“弹性”学制第50-51页
    第二节 优化教学场所,建设实训基地第51-52页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配备第51页
        二、校外实训基地的配备第51-52页
    第三节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真正实现工学交替第52-56页
        一、创新工学交替的教学运行机制第52-53页
        二、创新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第53-54页
        三、创新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第54-56页
第六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第56-64页
    第一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组成第56-58页
        一、专业带头人第56-57页
        二、学校骨干教师第57页
        三、企业师傅第57-58页
    第二节 教师、师傅双主体育人运行模式第58-60页
        一、职业学校教师在现代学徒制中的育人运行模式第58-59页
        二、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中的育人运行模式第59-60页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的策略分析第60-64页
        一、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是校企师资合作的前提第60-61页
        二、职业院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师资建设第61-62页
        三、企业建立师傅管理考核机制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陶瓷喷墨打印用白色墨水的研究
下一篇:miR-181a调控线粒体自噬的机制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