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政策与制度论文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选择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1-13页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第14-16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4.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15-16页
    1.5 研究的方法与可能创新点第16-17页
        1.5.1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5.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第17-22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9页
        2.1.1 生育政策第17页
        2.1.2 人口红利第17-18页
        2.1.3 公共政策第18-19页
    2.2 相关研究理论第19-22页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19-20页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第22-32页
    3.1 我国生育政策选择的历史演变第22-26页
        3.1.1 放任自由的生育政策(1949-1970)第22-23页
        3.1.2 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初级阶段(1971-1980)第23-24页
        3.1.3 计划生育的调整和完善阶段(1980-今)第24-26页
    3.2 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第26-27页
    3.3 展望未来的自由生育政策第27-32页
第四章 国外生育政策选择的研究第32-40页
    4.1 美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史,第32-34页
        4.1.1 美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史、现状及特点第32-33页
        4.1.2 美国鼓励生育政策显著成效分析第33-34页
        4.1.3 美国生育政策又一拓展第34页
    4.2 加拿大的生育政策第34-36页
        4.2.1 加拿大生育政策的现状及特点第34-35页
        4.2.2 加拿大鼓励移民政策第35-36页
    4.3 新加坡生育政策特点第36-39页
        4.3.1 建国初期的新加坡生育政策第36页
        4.3.2 新加坡生育政策的新阶段第36-37页
        4.3.3 新加坡生育政策重大调整时期第37-39页
        4.3.4 新加坡鼓励生育政策的突出特点:引进移民第39页
    4.4 国外生育政策给我们的启示第39-40页
第五章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存在的问题第40-45页
    5.1 优生水平不够第40-42页
        5.1.1 妇幼保健地区差异显然第41-42页
    5.2 优育水平不够第42-45页
        5.2.1 生育保险制度不完善第42-44页
        5.2.2 托育服务还未形成配套第44-45页
第六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的优化路径第45-52页
    6.1 培养群众正确的生育意识第45-48页
        6.1.1 彻底摒弃错误的“惯性思维”第45页
        6.1.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45-48页
        6.1.3 完善社区托育服务第48页
        6.1.4 完善住房、养老、产假制度等相关服务体系第48页
    6.2 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8-50页
        6.2.1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8-50页
    6.3 加强生育管理公共服务配套资源第50页
        6.3.1 优化配置中小学资源第50页
    6.4 共创诚信法治,共享现代生育文明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欧盟科学教育政策研究
下一篇:董事勤勉义务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