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一般性考察 | 第12-22页 |
2.1 P2P网络借贷概说 | 第12-14页 |
2.1.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3页 |
2.1.2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及其法律关系 | 第13-14页 |
2.2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 第14-17页 |
2.2.1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 | 第15-17页 |
2.3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含义及其实现 | 第17-20页 |
2.3.1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含义 | 第17-18页 |
2.3.2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实现 | 第18-20页 |
2.4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功能 | 第20-22页 |
3 P2P网贷借贷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页 |
3.2 消费者主权理论 | 第22-23页 |
3.3 适度干预理论 | 第23-25页 |
4 英美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经验及其借鉴 | 第25-30页 |
4.1 美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概况 | 第25-27页 |
4.1.1 美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 | 第25-26页 |
4.1.2 美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 | 第26-27页 |
4.2 英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概况 | 第27-28页 |
4.2.1 英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 | 第27页 |
4.2.2 英国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 | 第27-28页 |
4.3 启示与借鉴 | 第28-30页 |
5 我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5页 |
5.1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供给不足 | 第30页 |
5.2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存在监管缺陷 | 第30-33页 |
5.2.1 监管模式方面的不足 | 第31页 |
5.2.2 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5.2.3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第32页 |
5.2.4 资金安全法律保护不力 | 第32-33页 |
5.3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救济不充分 | 第33页 |
5.4 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预防性保护不足 | 第33-35页 |
6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35-41页 |
6.1 健全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 | 第35页 |
6.2 完善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 | 第35-39页 |
6.2.1 完善和创新监管模式 | 第35-36页 |
6.2.2 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36-37页 |
6.2.3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8页 |
6.2.4 完善资金存管制度 | 第38页 |
6.2.5 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互补充 | 第38-39页 |
6.3 强化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法律救济 | 第39-40页 |
6.4 加强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教育 | 第40-41页 |
7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