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合作开发房地产中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 | 第10-16页 |
2.1 合作过程中的合同效力风险 | 第10-12页 |
2.1.1 因缺乏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影响合作合同的效力 | 第10-11页 |
2.1.2 审批与登记影响合作合同的效力 | 第11-12页 |
2.1.3 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影响合作合同效力的风险 | 第12页 |
2.2 合作过程中一方或双方违约的风险 | 第12-14页 |
2.2.1 超出合作合同约定的投资数额 | 第12-13页 |
2.2.2 实际建筑面积与合同相比面积增加(减少) | 第13-14页 |
2.3 合作开发房地产中的表见代理风险 | 第14-15页 |
2.4 房地产合作开发利益分配中的风险 | 第15-16页 |
3 我国房地产合作开发中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6-27页 |
3.1 经济人的逐利性 | 第16-18页 |
3.1.1 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进入开发市场 | 第16-17页 |
3.1.2 合作开发房地产企业诚信缺失 | 第17页 |
3.1.3 合作开发房地产企业缺乏谨慎的态度 | 第17-18页 |
3.2 立法缺失 | 第18-20页 |
3.2.1 法律规制缺位 | 第18-19页 |
3.2.2 效力补正制度的滥用 | 第19-20页 |
3.3 政府缺乏监管 | 第20-22页 |
3.3.1 政府监管不力 | 第21-22页 |
3.3.2 公权力“非法寻租” | 第22页 |
3.4 司法保护不周 | 第22-27页 |
3.4.1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定性困难 | 第23-24页 |
3.4.2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效力难以认定 | 第24-25页 |
3.4.3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的责任承担认定困难 | 第25-27页 |
4 合作开发房地产中法律风险的规避 | 第27-33页 |
4.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4.2 加强政府监管 | 第28页 |
4.3 合作者建立风险规避机制 | 第28-33页 |
4.3.1 供地方特有的法律风险规避 | 第29-30页 |
4.3.2 出资方特有的法律风险规避 | 第30页 |
4.3.3 法律风险规避的一般路径 | 第30-33页 |
5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