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8页 |
1.研究对象 | 第9-12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9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9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9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1.5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及判别标准 | 第10-11页 |
1.6 入选病人基本情况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1 制定“2 型糖尿病中医证型”调查表 | 第12页 |
2.2 信息采集 | 第12页 |
2.3 病例的筛选及初步选择 | 第12-13页 |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 | 第13页 |
3.研究结果 | 第13-18页 |
3.1 频数分析 | 第13-14页 |
3.2 聚类分析 | 第14-16页 |
3.3 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 | 第16页 |
3.4 不同中医证型与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性研究 | 第16-17页 |
3.5 不同中医证型与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相关性研究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2页 |
1.2型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 | 第18页 |
2.中医症候研究方法 | 第18页 |
3.胰岛素抵抗形成机理 | 第18-19页 |
4.胰岛素抵抗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 第19-20页 |
4.1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第19页 |
4.2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 | 第19-20页 |
4.3 胰岛素抵抗与其它疾病 | 第20页 |
5.脾虚湿阻证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相关性 | 第20-21页 |
6.不足与展望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综述 | 第25-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发表论文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