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基于“热毒损伤肠络”学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10-11页
临床研究第11-24页
    1 病例选择标准第11-14页
        1.1 西医诊断标准第11-13页
        1.2 中医诊断标准第13-14页
        1.3 纳入标准第14页
        1.4 排除标准第14页
    2 临床资料第14-16页
        2.1 两组性别对照第15页
        2.2 两组年龄对照第15页
        2.3 两组临床类型分布对照第15-16页
        2.4 两组病变范围对照第16页
        2.5 两组病程对照第16页
        2.6 两组治疗前活动指数评分对照第16页
    3 研究方案第16-18页
        3.1 用药方案及疗程第16-17页
        3.2 观察指标第17-18页
    4 疗效评定标准第18-19页
        4.1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标准第18页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8页
        4.3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第18-19页
        4.4 病情复发标准第19页
    5 统计学方法第19页
    6 研究结果第19-24页
        6.1 两组综合疗效对照第19页
        6.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疗效积分对照第19-20页
        6.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疗效对照第20页
        6.4 两组证候疗效对照第20-21页
        6.5 两组治疗前、后内镜总积分对照第21页
        6.6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总评分对照第21页
        6.7 两组血清CRP治疗前、后对照第21-22页
        6.8 两组ESR治疗前、后对照第22页
        6.9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血凝法)对照第22页
        6.10 两组复发率对照第22-23页
        6.11 安全性评价第23-24页
讨论第24-34页
    1 现代医学对UC活动期的认识第24-26页
        1.1 UC活动期的发病机制第24-25页
        1.2 UC活动期的治疗第25-26页
    2 中医学对UC活动期的认识第26-27页
        2.1 中医学对UC活动期的病名认识第26页
        2.2 中医学对UC活动期的病因病机探讨第26-27页
        2.3 中医学对UC活动期的治疗第27页
    3 基于“热毒损伤肠络”探讨活动期UC病因病机第27-28页
        3.1 中医毒邪探析第27-28页
        3.2 热毒蕴结肠道是UC活动期的主要病机之一第28页
        3.3 瘀毒阻于肠络,贯穿活动期始终,是UC复发的宿根第28页
    4 基于“热毒损伤肠络”探讨UC活动期的治法第28-29页
        4.1 清热解毒以治其本第28-29页
        4.2 活血调气以推陈出新第29页
        4.3 祛腐、生肌、敛疡以治其标第29页
    5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29-31页
        5.1 方药分析第29-30页
        5.2 现代药理研究第30-31页
    6 临床疗效分析第31-33页
        6.1 综合疗效分析第32页
        6.2 中医各症状疗效分析第32页
        6.3 中医症状总积分疗效分析第32页
        6.4 证候疗效分析第32页
        6.5 肠镜疗效分析第32页
        6.6 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分析第32页
        6.7 血清C-反应蛋白(CRP)疗效分析第32页
        6.8 血沉(ESR)疗效分析第32页
        6.9 血清D-二聚体疗效分析第32页
        6.10 复发率对比第32-33页
        6.11 安全性评价第33页
    7 问题与展望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综述第40-46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52页
    附录1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46-47页
    附录2 解毒宁络汤口服合藤芩安肠汤结肠滴入治疗UC活动期临床观察表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件第53-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艾灸联合胃复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