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中国排球技战术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 一攻战术系统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 有关青年男排的研究 | 第18页 |
2.4 有关广东男排的研究 | 第18-19页 |
2.5 小结 | 第19-20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3.2.2 调查法 | 第20-21页 |
3.2.3 录像观察法 | 第21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8页 |
4.1 相关概念的定义和指标的界定 | 第22-23页 |
4.2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战术系统构成分析 | 第23-26页 |
4.2.1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不同轮次的接发球阵型分析 | 第23-25页 |
4.2.2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不同轮次接发球阵型的构成 | 第25-26页 |
4.3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接发球效果分析 | 第26-28页 |
4.3.1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接发球总体效果分析 | 第26-27页 |
4.3.2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一轮次接发球效果分析 | 第27页 |
4.3.3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二轮次接发球效果分析 | 第27-28页 |
4.3.4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三轮次接发球效果分析 | 第28页 |
4.3.5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四轮次接发球效果分析 | 第28页 |
4.4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二传分配球效果分析 | 第28-32页 |
4.4.1 一传到位情况下二传队员分配球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4.4.2 一传不到位情况下二传分配球效果分析 | 第30-32页 |
4.5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进攻效果分析 | 第32-35页 |
4.5.1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总体进攻效果分析 | 第32-33页 |
4.5.2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一轮次进攻效果分析 | 第33页 |
4.5.3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二轮次进攻效果分析 | 第33-34页 |
4.5.4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三轮次进攻效果分析 | 第34-35页 |
4.5.5 广东青年男排一攻系统中第四轮次进攻效果分析 | 第35页 |
4.6 优化重构广东青年男排一攻战术系统的训练对策 | 第35-38页 |
4.6.1 提高接发球效果训练对策 | 第35-36页 |
4.6.2 提高传球效果训练对策 | 第36-37页 |
4.6.3 改善一攻进攻效果的训练对策 | 第37-38页 |
4.7 优化重构训练后一攻战术系统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 第38-48页 |
4.7.1 训练后接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4.7.2 训练后二传队员传球效果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4.7.3 训练后一攻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 第43-4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建议 | 第48-50页 |
6 致谢 | 第50-5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附录B 维度调查表 | 第54-56页 |
附录C 调查表效度检验表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