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整体电路的分析设计 | 第13-25页 |
| ·全桥结构的主体构架及工作原理 | 第13-18页 |
| ·Locked anti-phase control(LAP)控制模式 | 第14-16页 |
| ·Signal/Magnitude control(S/M)控制模式 | 第16-18页 |
| ·电路整体结构的设计思路 | 第18-23页 |
| ·电路的整体结构 | 第21-22页 |
| ·子模块功能描述 | 第22-23页 |
| ·总体电路的性能指标及对器件的要求 | 第23-24页 |
| ·总体电路的性能指标 | 第23页 |
| ·总体电路对器件的要求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子模块的分析设计 | 第25-54页 |
| ·高端驱动部分的分析设计 | 第25-43页 |
| ·振荡器 | 第25-29页 |
| ·电荷泵 | 第29-36页 |
| ·自举电路 | 第36-43页 |
| ·低端驱动部分的分析设计 | 第43-47页 |
| ·逻辑部分的分析设计 | 第47-53页 |
| ·正反馈迟滞比较器 | 第47-51页 |
| ·死区时间产生电路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电路整体仿真、版图、封装及测试结果 | 第54-69页 |
| ·电路整体仿真结果 | 第54-57页 |
| ·版图、封装 | 第57-59页 |
| ·版图 | 第57-58页 |
| ·封装 | 第58-59页 |
| ·电路的测试结果 | 第59-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