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珞巴族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珞巴族音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2章 达木珞巴民族乡概况 | 第15-28页 |
| 2.1 达木珞巴民族乡史源 | 第15-17页 |
| 2.2 达木珞巴民族乡生态及人文环境 | 第17-24页 |
| 2.2.1 达木珞巴民族乡的人口及环境 | 第17-20页 |
| 2.2.2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称谓及语言 | 第20-22页 |
| 2.2.3 宗教信仰 | 第22-24页 |
| 2.3 达木珞巴民族乡的民俗活动 | 第24-28页 |
| 2.3.1 传统节日里的民俗 | 第24-25页 |
| 2.3.2 婚丧民俗 | 第25-26页 |
| 2.3.3 文娱民俗 | 第26-28页 |
| 第3章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音乐概述 | 第28-49页 |
| 3.1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音乐的分类 | 第28-41页 |
| 3.1.1 珞巴族民歌 | 第28-34页 |
| 3.1.2 珞巴族歌舞音乐 | 第34-41页 |
| 3.1.3 珞巴族器乐 | 第41页 |
| 3.2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音乐与周边民族音乐的交融 | 第41-43页 |
| 3.2.1 珞巴族音乐与藏族音乐 | 第41-42页 |
| 3.2.2 珞巴族音乐与门巴族音乐 | 第42页 |
| 3.2.3 珞巴族音乐与汉族音乐 | 第42-43页 |
| 3.3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音乐特征分析 | 第43-47页 |
| 3.3.1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民间音乐特征 | 第43-47页 |
| 3.3.2 珞巴族舞蹈特征 | 第47页 |
| 3.4 达木珞巴民族乡珞巴族音乐的现状 | 第47-49页 |
| 3.4.1 音乐的生存现状 | 第47-48页 |
| 3.4.2 音乐的发展现状 | 第48页 |
| 3.4.3 音乐的传承现状 | 第48-49页 |
| 第4章 如何传承保护发展珞巴族音乐的相关对策 | 第49-54页 |
| 4.1 文化涵化对珞巴族音乐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2 相关建设性的对策及学者思考 | 第50-54页 |
| 4.2.1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 第51页 |
| 4.2.2 将珞巴族传统音乐文化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中 | 第51-52页 |
| 4.2.3 积极参与社会娱乐活动 | 第52页 |
| 4.2.4 增强保护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一) | 第58-59页 |
| 附录(二) | 第59-61页 |
| 附录(三) | 第6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