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1.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2.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 2.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 第16页 |
| 3.比较研究法 | 第16页 |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 1.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2.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 (一)课程标准 | 第18-19页 |
| (二)学业评价 | 第19页 |
| (三)学业水平测试 | 第19页 |
| (四)一致性 | 第19-21页 |
| 二、一致性分析研究设计 | 第21-26页 |
| (一)分析工具的选择 | 第21-22页 |
|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22页 |
| (三)一致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22-26页 |
| 1.对SEC分析模式的借鉴 | 第22-23页 |
| 2.对SEC分析模式的尝试改造 | 第23-26页 |
| 三、江苏省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过程 | 第26-33页 |
| (一)建立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的二维矩阵 | 第26-28页 |
| 1.内容主题的分类 | 第26-27页 |
| 2.认知水平的分类 | 第27-28页 |
| (二)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编码 | 第28-31页 |
|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编码 | 第28-29页 |
| 2.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的编码 | 第29-31页 |
| (三)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判断 | 第31-33页 |
| 1.计算波特一致性系数P | 第31页 |
| 2.确定波特一致性系数临界值 | 第31-33页 |
| 四、2014-2016 年江苏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 第33-44页 |
| (一)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情况的总体分析 | 第33-37页 |
| 1.一致性水平比较 | 第33-34页 |
| 2.一致性偏差分析 | 第34-37页 |
| (二)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上的差异 | 第37-40页 |
| 1.纵向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 2.横向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 (三)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 | 第40-44页 |
| 1.纵向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 2.横向比较分析 | 第42-44页 |
| 五、基于一致性研究结论的反思与对策 | 第44-52页 |
| (一)一致性研究结论 | 第44-46页 |
| 1.一致性水平总体上不高 | 第44页 |
| 2.内容主题的考查偏差较多 | 第44-45页 |
| 3.认知水平的考查存在超标 | 第45-46页 |
| (二)一致性水平不高的反思 | 第46-48页 |
| 1.课程标准内容模糊 | 第46-47页 |
| 2.考试评价标准缺失 | 第47页 |
| 3.学业评价方式单一 | 第47-48页 |
| (三)提高一致性水平的对策 | 第48-52页 |
| 1.立足课程改革实践,推动课程标准时代化 | 第48-49页 |
| 2.制定考试评价标准,推进考试命题规范化 | 第49页 |
| 3.创新学业评价方式,实现学业评价科学化 | 第49-50页 |
| 4.加强一致性分析研究,促进分析模式本土化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