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3 文章框架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析 | 第13-21页 |
1.4.1 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2 对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处置面临的问题研究 | 第14-16页 |
1.4.3 对不良资产处置处置方法研究 | 第16-19页 |
1.4.4 文献评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支持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简要分析 | 第21-27页 |
2.1 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分类 | 第21页 |
2.2 不良资产相关理论依据 | 第21-27页 |
2.2.1 不良资产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2 不良资产处置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3 理论简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分析 | 第27-33页 |
3.1 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27-28页 |
3.1.1 商业银行自身需求 | 第27页 |
3.1.2 外部环境需求 | 第27-28页 |
3.2 国内外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分析 | 第28-33页 |
3.2.1 国外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分析 | 第28-32页 |
3.2.2 国内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A银行苏州分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现状、问题 | 第33-39页 |
4.1 A银行苏州分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4.1.1 风险化解状况 | 第35页 |
4.1.2 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 第35-36页 |
4.2 A银行苏州分行在不良资产处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4.2.1 不良资产处置团队建设落后 | 第36-37页 |
4.2.2 不良资产处置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37页 |
4.2.3 信贷风险理念不强 | 第37-38页 |
4.2.4 处置手段创新性不够 | 第38页 |
4.2.5 不良资产市场竞争不充分 | 第38页 |
4.2.6 部分不良资产处置存在行政干预 | 第38-39页 |
第五章A银行苏州分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发展建议 | 第39-42页 |
5.1 微观层面 | 第39-40页 |
5.1.1 建立专业化不良资产处置团队 | 第39-40页 |
5.1.2 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 第40页 |
5.1.3 强化信贷风险理念 | 第40页 |
5.1.4 创新处置手段 | 第40页 |
5.2 宏观层面 | 第40-42页 |
5.2.1 完善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5.2.2 提升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度 | 第41页 |
5.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处置工作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