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概述 | 第13-21页 |
1.1 刑事冤案及其律师辩护权界定 | 第13-17页 |
1.1.1 刑事冤案含义 | 第13-16页 |
1.1.2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含义 | 第16-17页 |
1.2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现状及其研究方法、价值 | 第17-21页 |
1.2.1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研究方法、价值 | 第19-21页 |
2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价值与功能 | 第21-25页 |
2.1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价值 | 第21-23页 |
2.1.1 程序性价值 | 第21-22页 |
2.1.2 实体性价值 | 第22-23页 |
2.2 刑事冤案律师辩护权功能 | 第23-25页 |
2.2.1 平反冤案功能 | 第23-24页 |
2.2.2 预防冤案功能 | 第24-25页 |
3 冤案形成阶段律师辩护权 | 第25-41页 |
3.1 律师会见权 | 第25-28页 |
3.1.1 律师会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25-26页 |
3.1.2 样本评述 | 第26页 |
3.1.3 形成当前状况原因 | 第26-28页 |
3.2 律师阅卷权 | 第28-31页 |
3.2.1 律师阅卷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28页 |
3.2.2 样本评述 | 第28-29页 |
3.2.3 形成当前状况原因 | 第29-31页 |
3.3 律师调查取证权 | 第31-36页 |
3.3.1 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31-33页 |
3.3.2 样本评述 | 第33页 |
3.3.3 形成当前状况原因 | 第33-36页 |
3.4 律师提出意见权 | 第36-41页 |
3.4.1 律师提出意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36-37页 |
3.4.2 样本评述 | 第37-38页 |
3.4.3 形成当前状况原因 | 第38-41页 |
4 冤案平反阶段律师辩护权 | 第41-50页 |
4.1 律师会见权 | 第41-42页 |
4.1.1 律师会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41页 |
4.1.2 样本评述 | 第41-42页 |
4.2 律师阅卷权 | 第42-45页 |
4.2.1 律师阅卷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42-44页 |
4.2.2 样本评述 | 第44-45页 |
4.3 律师调查取证权 | 第45-47页 |
4.3.1 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45-46页 |
4.3.2 样本评述 | 第46-47页 |
4.4 律师提出意见权 | 第47-50页 |
4.4.1 律师提出意见权行使状况样本 | 第47-48页 |
4.4.2 样本评述 | 第48-50页 |
5 防范刑事冤案目标下律师辩护权保障措施 | 第50-58页 |
5.1 律师会见权保障措施 | 第50-51页 |
5.1.1 改变看守所的隶属关系,建立侦押分离制度 | 第50页 |
5.1.2 明确细化限制会见权的特殊案件范围 | 第50页 |
5.1.3 完善侵害律师会见权的权利救济和惩罚机制 | 第50-51页 |
5.1.4 扩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杜绝会见监听行为 | 第51页 |
5.2 律师阅卷权保障措施 | 第51-53页 |
5.2.1 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阅卷权 | 第51-52页 |
5.2.2 全面推行数字化阅卷模式 | 第52-53页 |
5.2.3 建立证据展示制度 | 第53页 |
5.3 律师调查取证权保障措施 | 第53-55页 |
5.3.1 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 第53-54页 |
5.3.2 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一定的强制性 | 第54页 |
5.3.3 确立律师刑事辩护责任豁免原则 | 第54-55页 |
5.4 律师提出意见权保障措施 | 第55-58页 |
5.4.1 确定权利启动主体 | 第55-56页 |
5.4.2 明确律师意见的听取主体 | 第56页 |
5.4.3 建立反馈制度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