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2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理论 | 第13-18页 |
1.2.2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1.2.3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理论及实证研究 | 第19-21页 |
1.3 本文结构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本文结构的安排 | 第21-22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本文难点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本文的难点 | 第22-23页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特点 | 第24-32页 |
2.1 中心城市集中性 | 第25-26页 |
2.2 城市内部集中性 | 第26-27页 |
2.3 区域分布集中性 | 第27-29页 |
2.4 投资来源地集中性 | 第29-30页 |
2.5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中性 | 第30-31页 |
2.6 集中外的分散性 | 第31-32页 |
3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 第32-46页 |
3.1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3.1.1 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 | 第32-33页 |
3.1.2 地区科研实力和科技资源 | 第33-34页 |
3.1.3 区位产业聚集优势 | 第34-36页 |
3.1.4 通讯基础设施和文化制度 | 第36页 |
3.2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3.2.1 数据与方法 | 第36-37页 |
3.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3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条件评价 | 第39-46页 |
3.3.1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0-41页 |
3.3.2 体系的构成 | 第41页 |
3.3.3 对象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1页 |
3.3.4 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3.3.5 区位综合值评价结果和分析 | 第42-46页 |
4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效应分析 | 第46-60页 |
4.1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对我国产生的正面效应 | 第46-55页 |
4.1.1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 | 第46-47页 |
4.1.2 对我国的研发水平的带动效应 | 第47-49页 |
4.1.3 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效应——以上海市为例 | 第49-51页 |
4.1.4 技术创新和管理的示范效应 | 第51-52页 |
4.1.5 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 | 第52-55页 |
4.2 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对我国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55-60页 |
4.2.1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锁定”战略削弱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 第55-56页 |
4.2.2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垄断”导致我国企业竞争处于劣势 | 第56-57页 |
4.2.3 国内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增强 | 第57-58页 |
4.2.4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研发资源流失问题突出 | 第58-60页 |
5 中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 R& D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60-68页 |
5.1 扩大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正面效应的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5.1.1 制定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实行明确的激励性政策措施 | 第60-61页 |
5.1.2 制定适当的区域倾斜政策,优化引资结构 | 第61页 |
5.1.3 结合区位优势确定吸引R&D投资的重点 | 第61-62页 |
5.1.4 充分利用区域技术创新的聚集效应 | 第62页 |
5.1.5 改善区域R&D投资环境 | 第62页 |
5.1.6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62-63页 |
5.2 抑制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负面效应的对策 | 第63-68页 |
5.2.1 强化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63-64页 |
5.2.2 加大R&D投资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 第64-65页 |
5.2.3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 第65-66页 |
5.2.4 提高市场竞争程度,防止跨国公司形成垄断 | 第66页 |
5.2.5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人才合理流动 | 第66-67页 |
5.2.6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到海外进行R&D投资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
附录: 跨国公司在华主要研发机构 | 第77-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