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言 | 第9-11页 |
第一篇 世界和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简述 | 第11-13页 |
1.1 世界黄金市场的概述 | 第11-12页 |
1.2 中国黄金市场的概述 | 第12-13页 |
第二篇 中国黄金市场的环境分析 | 第13-23页 |
2.1 中国黄金市场面临有利环境分析 | 第13-19页 |
2.1.1 黄金价格仍处在上升通道之中 | 第13-14页 |
2.1.2 国内黄金需求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 第14-15页 |
2.1.3 中国黄金产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 第15-16页 |
2.1.4 商业银行崭露头角,充当黄金交易的做市商 | 第16页 |
2.1.5 黄金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新兴工具 | 第16-18页 |
2.1.6 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建立规范的黄金交易体系 | 第18-19页 |
2.2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 | 第19-23页 |
2.2.1 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黄金市场的发展 | 第19-20页 |
2.2.2 中国黄金市场供给小于需求,与国家市场尚未完全接轨 | 第20页 |
2.2.3 黄金企业普遍缺乏市场意识 | 第20-21页 |
2.2.4 商业银行还未充分发挥其在黄金市场中的作用 | 第21页 |
2.2.5 黄金市场交易品种单一,不能满足黄金企业规避风险和个人投资的需求 | 第21页 |
2.2.6 个人投资尚未全面放开,制约了黄金需求 | 第21-23页 |
第三篇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战略分析 | 第23-31页 |
3.1 发展和完善中国黄金市场的战略意义 | 第23-25页 |
3.1.1 有利于我国规范黄金市场秩序,提高市场化程度 | 第23页 |
3.1.2 有利于促进国内黄金产业化经营,提高产金率和竞争水平 | 第23页 |
3.1.3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提高黄金生产者的积极性 | 第23-24页 |
3.1.4 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制衡市场风险,促进经济建设 | 第24页 |
3.1.5 有利于中国建立起与美元抗衡的货币 | 第24页 |
3.1.6 有利于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黄金大市场 | 第24-25页 |
3.2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战略分析 | 第25-31页 |
3.2.1 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 第25页 |
3.2.2 强化黄金交易所服务和管理功能,为建立黄金衍生品市场奠定基础 | 第25-26页 |
3.2.3 加速中国黄金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与国际市场接轨 | 第26-27页 |
3.2.4 尽早推出黄金期货市场,使中国黄金市场成为亚洲黄金交易中心 | 第27-30页 |
3.2.5 借鉴国际经验,使商业银行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主体 | 第30-31页 |
第四篇 黄金类资源性企业行业结构分析与发展战略 | 第31-37页 |
4.1 黄金类资源型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4.1.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第31页 |
4.1.2 替代品威胁分析 | 第31-32页 |
4.1.3 竞争对手分析 | 第32-33页 |
4.1.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3-34页 |
4.1.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4页 |
4.2 黄金类资源性企业的发展战略 | 第34-37页 |
4.2.1 实施资源扩张战略 | 第34-35页 |
4.2.2 充分利用黄金交易品种多元化,规避经营风险,拓宽企业盈利模式 | 第35页 |
4.2.3 实施人才战略 | 第35-36页 |
4.2.4 实施创新战略 | 第36-37页 |
第五篇 中国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战略分析 | 第37-41页 |
5.1 商业银行介入黄金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 第37-38页 |
5.1.1 从黄金产品的特殊性分析 | 第37页 |
5.1.2 从国际黄金市场运作状况分析 | 第37-38页 |
5.2 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战略分析 | 第38-41页 |
5.2.1 个人黄金业务是未来商业银行拓展黄金业务的重点 | 第38-39页 |
5.2.2 代理经纪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业务 | 第39页 |
5.2.3 努力发展黄金套期保值业务 | 第39页 |
5.2.4 提高商业银行从事黄金交易的自身实力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