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1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能力 | 第11页 |
1.1.2 数学资优生的培养模式的思考 | 第11-12页 |
1.1.3 数学资优生的数学兴趣现状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教育改革的必然 | 第12-13页 |
1.2.2 社会的发展要求 | 第13页 |
1.2.3 数学资优生的培养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研究工具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资优生 | 第16页 |
2.1.2 数学资优生 | 第16-17页 |
2.1.3 数学学习兴趣 | 第17-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1 国内外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2 关于资优生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第3章 关于数学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 第21-37页 |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1-30页 |
3.2 问卷调查研究结论 | 第30页 |
3.3 对研究对象的访谈 | 第30-35页 |
3.4 访谈总结与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提高数学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 第37-45页 |
4.1 学生自身方面 | 第37-39页 |
4.1.1 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 第37页 |
4.1.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37-39页 |
4.2 教师方面 | 第39-43页 |
4.2.1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 第40页 |
4.2.2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 第40页 |
4.2.3 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 第40-41页 |
4.2.4 转变思路,将“布置”作业转变为“设计”作业 | 第41-42页 |
4.2.5 学会鼓励和赞赏学生 | 第42-43页 |
4.2.6 联系实际,教会数学资优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第43页 |
4.3 家庭方面 | 第43-45页 |
第5章 展望与不足 | 第45-46页 |
5.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5页 |
5.2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1 | 第48-50页 |
附录 2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