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一) 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 | 第14页 |
(二) 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 第14-18页 |
1. 影响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判断的因素 | 第14-15页 |
2. 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 第15-16页 |
3. 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特征 | 第16-18页 |
二、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现状与原因 | 第18-26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 | 第18-20页 |
1. 品德性的扰乱行为 | 第18-19页 |
2. 心理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 第19-20页 |
(二) 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 第20-26页 |
1. 学生因素 | 第21-22页 |
2. 学校因素 | 第22-24页 |
3. 家庭因素 | 第24-25页 |
4. 社会因素 | 第25-26页 |
三、解决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 第26-33页 |
(一)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 第26-27页 |
1. 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第26页 |
2. 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 | 第26-27页 |
3. 增强自己的耐挫折能力 | 第27页 |
(二) 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 第27-31页 |
1. 思想品德课教师方面 | 第27-30页 |
2. 教育管理者 | 第30-31页 |
(三) 营造家庭教育环境 | 第31页 |
1. 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第31页 |
2. 加强与学校间的沟通 | 第31页 |
(四) 净化社会教育风气 | 第31-33页 |
1. 创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 第31-32页 |
2. 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