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2-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四)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5-17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概念界定第17-21页
    (一) 友善、友善教育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第17-18页
        1. 友善第17页
        2. 友善教育第17页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第17-18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特点第18-19页
        1. 具有过渡性第18页
        2. 具有关键性第18页
        3. 具有广泛性第18-19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内容第19-21页
        1. 与人为善第19页
        2. 与社会友善第19页
        3. 与自然友善第19-21页
二、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依据第21-23页
    (一) 理论依据第21页
        1. 马克思主义人际关系理论第21页
        2. 中国传统的友善思想第21页
        3. 西方的友善思想第21页
    (二) 现实依据第21-23页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友善教育第21-22页
        2. 高中生友善行为缺失,需加强友善教育第22-23页
三、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意义第23-26页
    (一) 加强高中生德育的重要方面第23-24页
        1. 有利于高中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23页
        2. 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第23页
        3. 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第23-24页
    (二) 和谐校园构建的迫切需要第24-25页
        1. 有利于增进高中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第24页
        2. 有利于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24页
        3. 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第24-25页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第25-26页
        1.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25页
        2.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进步第25页
        3.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第25-26页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实施策略第26-31页
    (一) 坚持友善教育的原则第26-27页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26页
        2. 践行性原则第26-27页
        3. 本土化原则第27页
    (二) 拓宽友善教育途径,改进友善教育方式第27-29页
        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友善教育理念第27-28页
        2. 提高专业素养,提供友善榜样第28页
        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践行友善第28页
        4. 开辟友善教育网络教学新阵地第28-29页
    (三) 学生提高践行友善行为的能力第29-31页
        1. 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对友善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第29页
        2. 转变交往观念,积极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第29页
        3. 转变学习方式,注重体验性学习第29-30页
        4. 注重自我教育,提高践行友善行为能力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附录第33-34页
后记第34-3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