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第11-14页 |
·ACE 生理学功能 | 第11-12页 |
·ACE 的结构 | 第12-14页 |
2. ACE 抑制剂 | 第14-16页 |
·ACEI 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ACEI 与ACE 络合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3. 毕赤酵母发酵 | 第16-22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6-17页 |
·毕赤酵母表达目标蛋白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外源基因的内在特性 | 第18-19页 |
·表达条件的影响 | 第19-20页 |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碳源补加策略 | 第20-21页 |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方式 | 第21-22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毕赤酵母摇瓶培养条件优化 | 第23-31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试剂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培养基配制方法 | 第24页 |
·蛋白表达量测定 | 第24页 |
·ACE-C 结构域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页 |
·菌体生长阶段条件优化 | 第24-26页 |
·蛋白诱导表达阶段条件优化 | 第26页 |
3. 结果 | 第26-29页 |
·菌体生长阶段的条件优化 | 第26-27页 |
·温度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27-28页 |
·pH 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28-29页 |
·甲醇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 | 第31-37页 |
1. 前言 | 第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材料试剂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32页 |
·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32-33页 |
·准备工作 | 第32页 |
·发酵罐发酵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35页 |
·初始菌体密度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33页 |
·氮源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氮源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定性影响 | 第33-34页 |
·氮源对ACE-C 结构域表达量的定量影响 | 第34页 |
·甲醇添加方式对ACE-C 结构域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ACE-C 结构域分离纯化的研究 | 第37-46页 |
1. 前言 | 第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试剂材料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纯化工艺建立与优化 | 第37-39页 |
·硫酸铵沉淀条件 | 第37-38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8页 |
·镍柱预处理 | 第38页 |
·柱操作 | 第38页 |
·ACE-C 结构域检测 | 第38页 |
·动态结合能力 | 第38-39页 |
·平衡缓冲液选择 | 第39页 |
·洗脱条件选择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4页 |
·硫酸铵饱和度选择 | 第39-40页 |
·平衡缓冲液选择 | 第40-41页 |
·层析柱与ACE-C 结构域的动态结合能力 | 第41页 |
·洗脱条件优化 | 第41-43页 |
·ACE-C 结构域的活力回收率 | 第43页 |
·ACE-C 结构域的SDS-PAGE 鉴定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Captopril 对ACE-C 结构域的抑制研究 | 第46-50页 |
1. 前言 | 第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材料试剂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ACE/ACE-C 抑制率测定 | 第46-47页 |
·测定原理 | 第46-47页 |
·测定方法 | 第47页 |
·标准曲线测定 | 第47页 |
3. 结果 | 第47-49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7-48页 |
·样品测定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