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L协议的FTP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FTP服务 | 第10页 |
1.1.2 FTP与信息安全 | 第10-11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与组织 | 第13-14页 |
第2章 FTP协议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FTP协议概述 | 第14页 |
2.2 FTP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3 控制连接 | 第15-19页 |
2.3.1 FTP命令 | 第16-18页 |
2.3.2 FTP应答 | 第18-19页 |
2.4 数据连接 | 第19-22页 |
2.4.1 FTP的主动模式 | 第19-20页 |
2.4.2 FTP的被动模式 | 第20-22页 |
第3章 加密技术与SSL协议 | 第22-31页 |
3.1 网络信息安全 | 第22-23页 |
3.2 加密技术 | 第23-27页 |
3.2.1 加密技术概述 | 第23-24页 |
3.2.2 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 第24-25页 |
3.2.3 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 第25-26页 |
3.2.4 消息摘要与电子签名 | 第26-27页 |
3.2.5 数字证书 | 第27页 |
3.3 SSL协议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3.1 SSL协议概述 | 第27-28页 |
3.3.2 SSL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8-30页 |
3.4 OpenSSL概述 | 第30-31页 |
第4章 系统需求和总体设计 | 第31-39页 |
4.1 系统功能及需求 | 第31-32页 |
4.1.1 FTP基础功能 | 第31页 |
4.1.2 连接及访问控制功能 | 第31-32页 |
4.1.3 SSL安全功能 | 第32页 |
4.1.4 参数配置功能 | 第32页 |
4.2 服务器模型设计 | 第32-36页 |
4.2.1 IO多路复用模型 | 第32-33页 |
4.2.2 多进程模型 | 第33-34页 |
4.2.3 多线程模型 | 第34-35页 |
4.2.4 设计方案选择 | 第35-36页 |
4.3 服务器框架设计 | 第36-39页 |
4.3.1 整体框架设计 | 第36-37页 |
4.3.2 进程间模块通信机制设计 | 第37-39页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9-54页 |
5.1 系统框架实现 | 第39-42页 |
5.1.1 主进程运行流程与实现 | 第39-40页 |
5.1.2 会话服务流程及进程间通信 | 第40-42页 |
5.2 参数配置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2-44页 |
5.3 SSL功能的实现 | 第44-48页 |
5.3.1 SSL协议版本和加密算法的选择 | 第44-45页 |
5.3.2 SSL连接实现 | 第45-48页 |
5.4 上传下载相关实现 | 第48-52页 |
5.4.1 下载功能实现 | 第48-49页 |
5.4.2 上传功能实现 | 第49-50页 |
5.4.3 连接控制的实现 | 第50-52页 |
5.5 访问限制功能的实现 | 第52-54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54-63页 |
6.1 系统环境的搭建 | 第54-55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55-63页 |
6.2.1 SSL功能测试 | 第56-58页 |
6.2.2 其他功能测试 | 第58-61页 |
6.2.3 并发测试 | 第61-6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