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副结核分枝杆菌MAP3061c蛋白表面展示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背景第12-17页
        1.1.1 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方式第12-13页
        1.1.2 副结核分枝杆菌对环境的危害第13页
        1.1.3 副结核分枝杆菌与克罗恩病的关系第13页
        1.1.4 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第13-14页
        1.1.5 幼畜易感MAP第14页
        1.1.6 肠道感染方法第14-15页
        1.1.7 抵抗MAP感染常用疫苗第15-16页
        1.1.8 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T、B淋巴细胞反应第16页
        1.1.9 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细胞因子反应第16-17页
    1.2 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背景第17-22页
        1.2.1 载体蛋白第18页
        1.2.2 目的蛋白第18页
        1.2.3 宿主菌第18-19页
        1.2.4 表面展示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发展第19-20页
        1.2.5 表面展示系统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发展第20-21页
        1.2.6 表面展示系统的应用第21-22页
    1.3 冰核蛋白的研究背景第22-23页
    1.4 MAP3061c的研究背景第23-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副结核分枝杆菌MAP3061c蛋白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第26-40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菌株与载体第26页
        2.1.2 工具酶第26页
        2.1.3 核酸与蛋白标准Marker第26页
        2.1.4 试剂盒第26页
        2.1.5 主要试剂第26-27页
        2.1.6 主要仪器设备第27页
    2.2 方法第27-33页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7页
        2.2.2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27-28页
        2.2.3 PCR产物纯化第28页
        2.2.4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酶切反应第28页
        2.2.5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连接第28-29页
        2.2.6 连接产物转化第29页
        2.2.7 质粒的小量提取第29-30页
        2.2.8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0页
        2.2.9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第30页
        2.2.10 Western-blot表达与鉴定分析第30-32页
        2.2.11 亚细胞组分分离第32页
        2.2.12 诱导菌的蛋白酶K处理鉴定第32-33页
        2.2.13 诱导菌的斑点印迹鉴定第33页
        2.2.14 细菌免疫荧光第33页
    2.3 结果第33-38页
        2.3.1 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第33-34页
        2.3.2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第34页
        2.3.3 重组菌表达与Western-blot鉴定分析结果第34-35页
        2.3.4 重组菌亚细胞组分分离鉴定结果第35-36页
        2.3.5 重组菌菌的蛋白酶K处理鉴定结果第36-37页
        2.3.6 重组菌的斑点印迹鉴定结果第37-38页
        2.3.7 重组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第38页
    2.4 讨论第38-40页
        2.4.1 目的基因,载体,宿主菌的选择第38-39页
        2.4.2 表面展示系统的鉴定第39-40页
第三章 MAP3061c 蛋白表面展示疫苗载体的免疫效力研究第40-60页
    3.1 材料第40页
        3.1.1 实验动物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第40页
        3.1.3 试剂盒第40页
        3.1.4 主要仪器第40页
    3.2 方法第40-43页
        3.2.1 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第40页
        3.2.2 动物的免疫及相关指标检测第40-43页
        3.2.3 攻毒试验及相关指标检测第43页
    3.3 结果第43-57页
        3.3.1 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第43-44页
        3.3.2 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第44-45页
        3.3.3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第45-53页
        3.3.5 病理变化结果第53-57页
    3.4 讨论第57-60页
        3.4.1 重组展示疫苗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第57页
        3.4.2 重组展示疫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第57-58页
        3.4.3 重组免疫疫苗的保护效果第58-60页
第四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录第76-80页
个人简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茵衣藻MYB、AP2基因干涉对油脂含量的影响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初步分析
下一篇:通风量对牛粪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及氨氧化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