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基本特征 | 第14页 |
1.2.2 河川径流序列趋势分析和变异点检验 | 第14-15页 |
1.2.3 河川径流时间序列分形特性 | 第15-16页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方法 | 第17-18页 |
1.4.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2.1 漳泽水库概况 | 第21-22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2.1.2 地形地质 | 第22页 |
2.1.3 气候气象 | 第22页 |
2.2 资料数据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河川径流基本特征 | 第23-37页 |
3.1 河川径流年内特征 | 第23-33页 |
3.1.1 径流量年内分配 | 第25-26页 |
3.1.2 年内分析参数 | 第26页 |
3.1.3 各参数计算及分析结果 | 第26-29页 |
3.1.4 各不均匀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3.1.5 各不均匀性参数的突变特征和变化趋势 | 第30-33页 |
3.2 河川径流年际特征 | 第33-35页 |
3.2.1 年际特征分析参数 | 第33-34页 |
3.2.2 径流丰枯变化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河川径流序列趋势分析和变异点检验 | 第37-61页 |
4.1 河川径流序列趋势分析 | 第37-44页 |
4.1.1 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4.1.2 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2 河川径流序列变异点检验 | 第44-58页 |
4.2.1 突变检验方法 | 第44-50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4.2.3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径流时间序列分形特性 | 第61-69页 |
5.1 R/S 法 | 第61-65页 |
5.1.1 R/S 法的计算原理 | 第61-62页 |
5.1.2 R/S 方法分析结果 | 第62-65页 |
5.2 非趋势波动分析法(DFA) | 第65-67页 |
5.2.1 非趋势波动分析法(DFA)的计算原理 | 第65-67页 |
5.2.2 非趋势波动分析法(DFA)的分析结果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漳泽水库站径流特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69-87页 |
6.1 自然因素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69-82页 |
6.1.1 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69-73页 |
6.1.2 集对分析方法分析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 第73-80页 |
6.1.3 恩索(ENSO)循环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80-82页 |
6.2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82-85页 |
6.2.1 温室效应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83-84页 |
6.2.2 水土保持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7-9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99页 |
一、学术论文 | 第99页 |
二、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