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不同干扰类型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移动干扰情况下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遮挡干扰情况下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22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垂直切换概述 | 第22-28页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模型 | 第22-24页 |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干扰类型分析 | 第24-25页 |
2.3 可见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垂直切换分析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干扰检测的垂直切换预判决方案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不同干扰类型对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第28-34页 |
3.3 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中不同干扰类型检测方法 | 第34-37页 |
3.3.1 遮挡干扰检测 | 第34页 |
3.3.2 移动干扰检测 | 第34-36页 |
3.3.3 仿真分析 | 第36-37页 |
3.4 一种基于干扰检测的垂直切换预判决方案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一种移动干扰情况下基于等效SINR的垂直切换算法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移动干扰情况下垂直切换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4.3 移动干扰情况下基于等效SINR的垂直切换算法 | 第42-45页 |
4.3.1 垂直切换参数计算 | 第42-43页 |
4.3.2 VLC与WIFI垂直切换触发 | 第43-44页 |
4.3.3 VLC与WIFI垂直切换判决 | 第44页 |
4.3.4 VLC与WIFI垂直切换流程 | 第44-45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一种遮挡干扰情况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 | 第50-60页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5.2 遮挡干扰情况下切换判决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3页 |
5.3 遮挡干扰情况下切换判决参数获取 | 第53页 |
5.4 遮挡干扰情况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 | 第53-56页 |
5.4.1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 第53-55页 |
5.4.2 学习训练过程 | 第55-56页 |
5.4.3 切换判决 | 第56页 |
5.5 仿真分析 | 第56-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贡献 | 第60-61页 |
6.3 下一步工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