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典型POPs对雄性翡翠贻贝毒理效应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21页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第10-15页
        1.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况第10页
        1.1.2 苯并芘(BaP)第10-12页
        1.1.3 滴滴涕(DDT)第12-15页
    1.2 组学技术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5-18页
        1.2.1 蛋白质组学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5-17页
        1.2.2 代谢组学在水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21页
        1.3.1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性翡翠贻贝鳃组织的毒理效应研究第21-49页
    2.1 实验方法第21-29页
        2.1.1 BaP和DDT暴毒实验第21-22页
        2.1.2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第22-23页
        2.1.3 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第23-29页
    2.2 实验结果第29-42页
        2.2.1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性翡翠贻贝鳃组织代谢物的影响第29-31页
        2.2.2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性翡翠贻贝鳃组织蛋白质的影响第31-42页
    2.3 讨论第42-46页
        2.3.1 雄性翡翠贻贝鳃组织对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的代谢物响应机制第42-43页
        2.3.2 雄性翡翠贻贝鳃组织对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的蛋白质响应机制第43-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3.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性翡翠贻贝生殖腺的毒理效应研究第49-69页
    3.1 实验方法第49-50页
        3.1.1 暴毒实验第49页
        3.1.2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第49页
        3.1.3 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第49-50页
    3.2 实验结果第50-62页
        3.2.1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翡翠贻贝生殖腺代谢组的影响第50-52页
        3.2.2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翡翠贻贝生殖腺蛋白组的影响第52-62页
    3.3 讨论第62-66页
        3.3.1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翡翠贻贝生殖腺代谢组的影响第62-63页
        3.3.2 BaP和DDT及其联合作用对雄翡翠贻贝生殖腺蛋白组的影响第63-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9页
4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69页
    4.2 本研究存在不足第69-70页
    4.3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缩略语表第82-8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及待发表的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复杂网络系统的群集行为分析
下一篇:亚式与美式期权定价问题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