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及宏观与细微观性能相关性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目录第11-14页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第14-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9页
    1.1 研究背景及背景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2页
        1.2.1 早龄期混凝土的水化进程第19-27页
        1.2.2 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和毛细孔封堵关键点第27-28页
        1.2.3 混凝土弹性模量与细微观结构相关性第28-30页
        1.2.4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微观结构相关性第30-32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9页
第2章 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与细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第39-69页
    2.1 引言第39-40页
    2.2 试验研究内容第40-42页
        2.2.1 试验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第40-41页
        2.2.2 试验内容第41-42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57页
        2.3.1 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的划分第42-51页
        2.3.2 水胶比对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的影响第51页
        2.3.3 矿物掺合料对早龄期混凝土水化进程的影响第51-54页
        2.3.4 孔结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2.4 早龄期混凝土毛细孔隙率预测及参数分析第57-62页
        2.4.1 毛细孔隙率预测公式的建立第57-59页
        2.4.2 参数分析第59-62页
    2.5 早龄期混凝土孔隙迂曲度时变规律预测第62-66页
        2.5.1 孔隙迂曲度预测公式的建立第62-64页
        2.5.2 孔隙迂曲度时变规律分析第64-66页
    2.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3章 早龄期混凝土渗透性能演变规律研究第69-90页
    3.1 引言第69-70页
    3.2 试验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第70页
    3.3 新型渗透试验方法设计第70-73页
        3.3.1 试件制备第71页
        3.3.2 试验过程第71-73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3-88页
        3.4.1 新型渗透试验结果第73-84页
        3.4.2 水泥石和混凝土溶液渗透特征参数的时变规律第84-86页
        3.4.3 混凝土毛细孔封堵关键点的界定第86-88页
    3.5 本章小结第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第4章 基于细微观结构信息的早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第90-119页
    4.1 引言第90-91页
    4.2 试验研究内容第91页
    4.3 早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的改进模型第91-108页
        4.3.1 连续介质微观力学基本原理第91-96页
        4.3.2 预测改进模型的建立第96-98页
        4.3.3 改进模型参数及计算步骤第98-102页
        4.3.4 预测结果与分析第102-108页
            4.3.4.1 水化产物长径比参数分析第102-103页
            4.3.4.2 水化产物长径比的确定第103-106页
            4.3.4.3 模型验证与讨论第106-108页
    4.4 硬化水泥石弹性模量预测的改进模型第108-116页
        4.4.1 预测改进模型的建立第108-109页
        4.4.2 改进模型参数及计算步骤第109-114页
        4.4.3 预测结果与分析第114-116页
    4.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5章 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微观结构相关性研究第119-130页
    5.1 引言第119页
    5.2 试验研究内容第119-120页
    5.3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20-122页
        5.3.1 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第120-121页
        5.3.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的影响第121-122页
    5.4 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电阻率相关性第122-124页
    5.5 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微观结构相关性第124-128页
        5.5.1 混凝土四相导电模型第124-126页
        5.5.2 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微观结构相关关系式第126-128页
    5.6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30-132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130-131页
    6.2 研究展望第131-13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试验
下一篇:中国西部湿润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以四川龙溪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