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钌配合物的生理活性小分子发光探针研究

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16-52页
    1.1 荧光/磷光分子探针概述第16-17页
    1.2 荧光分子探针设计原理及发光机理第17-22页
    1.3 荧光分子探针的分类第22-31页
        1.3.1 有机荧光染料分子探针第22-26页
        1.3.2 金属荧光配合物分子探针第26-31页
    1.4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磷光分子探针第31-39页
        1.4.1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分子探针发光机理第31-32页
        1.4.2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分子探针的应用第32-39页
    1.5 电化学发光(ECL)分析法概述第39-43页
        1.5.1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ECL检测第40-43页
    1.6 生理活性小分子的性质及检测方法第43-50页
        1.6.1 一氧化氮的性质及检测方法第43-45页
        1.6.2 次氯酸/次氯酸根(HOCl/ClO~-)的性质及检测方法第45-48页
        1.6.3 单线态氧(~1O_2)的性质及检测方法第48-50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想第50-52页
2 基于钌(Ⅱ)配合物的一氧化氮磷光探针研究第52-77页
    2.1 一氧化氮磷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第53-60页
        2.1.1 实验部分第53-60页
        2.1.2 合成方法讨论第60页
    2.2 一氧化氮磷光探针的响应机理及性质第60-71页
        2.2.1 探针的结构设计及探针与NO的反应原理第60-63页
        2.2.2 探针的性质表征第63-66页
        2.2.3 探针用于水溶液中一氧化氮的磷光检测第66-71页
    2.3 探针用于细胞内一氧化氮的磷光成像第71-74页
        2.3.1 细胞内一氧化氮磷光成像实验过程第71-72页
        2.3.2 成像结果与讨论第72-74页
    2.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3 基于钌(Ⅱ)配合物的次氯酸磷光-电化学发光探针研究第77-93页
    3.1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第78-82页
        3.1.1 实验部分第78-82页
        3.1.2 合成方法讨论第82页
    3.2 探针的性质第82-92页
        3.2.1 [Ru(bpy)_2(DB-phen)](PF_6)_2与[Ru(bpy)_2(DBCA-phen)](PF_6)_2的PL性质表征第82-86页
        3.2.2 [Ru(bpy)_2(DB-phen)](PF_6)_2用于水溶液中次氯酸的PL检测第86-89页
        3.2.3 [Ru(bpy)_2(DB-phen)](PF_6)_2用于水溶液中次氯酸的ECL测定第89-92页
    3.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4 基于钌(Ⅱ)配合物的单线态氧发光探针研究第93-106页
    4.1 探针的合成与性质表征第94-98页
        4.1.1 实验部分第94-98页
    4.2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第98-100页
        4.2.1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98-99页
        4.2.2 配合物的磷光光谱第99-100页
    4.3 [Ru(bpy)_2(pda)](PF_6)与单线态氧的反应第100-104页
        4.3.1 [Ru(bpy)_2(pda)](PF_6)与弱碱性MoO_4~(2-)-H_2O_2体系中产生单线态氧的反应第100-102页
        4.3.2 [Ru(bpy)_2(pda)](PF_6)与中性HOCl-H_2O_2体系中产生单线态氧的反应第102-103页
        4.3.3 [Ru(bpy)-2(pda)](PF_6)与弱酸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吲哚-3-乙酸体系中产生单线态氧的反应第103-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06-109页
    5.1 结论第106-107页
    5.2 创新点第107页
    5.3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5页
附录A 典型化合物谱图第125-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耦合中长期径流预报信息的水库调度方式研究
下一篇:铕/铽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