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20-3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1.2.1 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1.2.2 水库预报调度方式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9-31页 |
1.5 论文内容结构图 | 第31-33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现状分析 | 第33-4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碧流河水库及流域概况 | 第33-39页 |
2.2.1 基本概况 | 第33-34页 |
2.2.2 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4-37页 |
2.2.3 研究区跨流域引水调度方式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2.3 浑江梯级水电站及流域概况 | 第39-42页 |
2.3.1 基本概况 | 第39-40页 |
2.3.2 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0-41页 |
2.3.3 研究区发电调度方式存在问题 | 第41-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3 基于互信息与BP神经网络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方法研究 | 第43-60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预报模型输入因子选择方法 | 第43-46页 |
3.2.1 信息理论 | 第44-45页 |
3.2.2 相关系数 | 第45-46页 |
3.3 结合BP网络模型的因子选择方法 | 第46-50页 |
3.3.1 因子选择方法 | 第46-47页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47-49页 |
3.3.3 BP网络因子选择计算步骤 | 第49-50页 |
3.4 实例研究 | 第50-59页 |
3.4.1 研究方案 | 第50-51页 |
3.4.2 因子初选 | 第51页 |
3.4.3 模型结构和参数 | 第51-52页 |
3.4.4 精度评定方法 | 第52-53页 |
3.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9页 |
3.5 小结 | 第59-60页 |
4 基于加权GFS降雨预报信息的旬径流预报模型 | 第60-74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研究背景 | 第61页 |
4.3 不同预见期预报值加权方法及可利用性分析方法 | 第61-64页 |
4.3.1 加权方法 | 第61-62页 |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权重优选 | 第62-63页 |
4.3.3 加权前后可利用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旬径流预报模型 | 第64-65页 |
4.4.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64-65页 |
4.4.2 建模所需水文资料 | 第65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4.5.1 权重优选结果 | 第65页 |
4.5.2 加权前后GFS可利用性比较 | 第65-69页 |
4.5.3 旬径流预报结果 | 第69-73页 |
4.6 小结 | 第73-74页 |
5 耦合长期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的跨流域引水受水水库调度方式研究 | 第74-87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径流描述 | 第75-76页 |
5.3 随机动态规划预报调度模型 | 第76-79页 |
5.3.1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第76-77页 |
5.3.2 求解模型递推方程 | 第77-79页 |
5.4 实例研究 | 第79-86页 |
5.4.1 径流描述 | 第79-82页 |
5.4.2 模型求解 | 第82-84页 |
5.4.3 模型有效性分析 | 第84-86页 |
5.5 小结 | 第86-87页 |
6 耦合中期、长期径流预报的跨流域引水受水水库调度方式研究 | 第87-104页 |
6.1 引言 | 第87-88页 |
6.2 不同预报调度方式调度模型建立 | 第88-94页 |
6.2.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88-89页 |
6.2.2 调度图及调度规则 | 第89-92页 |
6.2.3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92-94页 |
6.3 实例研究 | 第94-103页 |
6.3.1 研究背景 | 第94页 |
6.3.2 研究基本思路 | 第94页 |
6.3.3 优化调度图 | 第94-97页 |
6.3.4 模拟结果 | 第97-98页 |
6.3.5 引水有效性分析 | 第98-102页 |
6.3.6 预报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分析 | 第102-103页 |
6.4 小结 | 第103-104页 |
7 耦合中期径流预报的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制氢储能方式研究 | 第104-117页 |
7.1 引言 | 第104-106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106-111页 |
7.2.1 旬径流预报方法 | 第106-107页 |
7.2.2 水电站预报优化调度图及其规则 | 第107-108页 |
7.2.3 制氢调度图 | 第108-109页 |
7.2.4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109-111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6页 |
7.3.1 制氢储能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1-113页 |
7.3.2 制氢规模分析 | 第113-116页 |
7.4 小结 | 第116-117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17-118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8.3 不足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