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铕/铽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21-22页
1 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第22-57页
    1.1 概述第22-23页
    1.2 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原理第23-31页
        1.2.1 基于PET调控机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4-26页
        1.2.2 基于ICT调控机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6-27页
        1.2.3 基于FRET机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7-29页
        1.2.4 基于其它调控机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9-31页
    1.3 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第31-45页
        1.3.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及性质第31-33页
        1.3.2 基于稀土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检测原理及应用第33-35页
        1.3.3 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第35-45页
    1.4 生理活性小分子的产生及检测第45-55页
        1.4.1 单线态氧的产生及检测第46-48页
        1.4.2 硫化氢的产生及检测第48-50页
        1.4.3 生物硫醇的产生及检测第50-53页
        1.4.4 一氧化氮的产生及检测第53-5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第55-57页
2 一种具有细胞膜通透性的铕配合物单线态氧荧光探针合成与应用第57-81页
    2.1 配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58-60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8页
        2.1.2 配位体MTDTA的合成路线第58-59页
        2.1.3 配位体MTDTA的合成步骤第59页
        2.1.4 配位体MTDTA合成方法讨论第59-60页
    2.2 具有细胞膜通透性的单线态氧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原理与性质第60-70页
        2.2.1 探针的设计原理第60-61页
        2.2.2 配合物MTDTA-Eu~(3+)及其与单线态氧反应产物EP-MTDTA-Eu~(3+)的合成第61页
        2.2.3 MTDTA-Eu~(3+)与EP-MTDTA-Eu~(3+)的荧光性质第61-63页
        2.2.4 MTDTA-Eu~(3+)与EP-MTDTA-Eu~(3+)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63-64页
        2.2.5 MTDTA-Eu~(3+)与EP-MTDTA-Eu~(3+)的其他性质第64页
        2.2.6 pH值对探针荧光性质的影响第64-65页
        2.2.7 MTDTA-Eu~(3+)对单线态氧荧光响应的选择性考察第65-66页
        2.2.8 MTDTA-Eu~(3+)用于水溶液中单线态氧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第66-70页
    2.3 MTDTA-Eu~(3+)用于活细胞中光敏化药物诱导产生单线态氧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测定第70-80页
        2.3.1 实验部分第72-73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2.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3 一种生物硫醇比率型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第81-97页
    3.1 配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82-84页
        3.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82页
        3.1.2 配位体NSTTA的合成路线第82-83页
        3.1.3 配位体NSTTA的合成步骤第83-84页
    3.2 生物硫醇比率型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原理与性质第84-93页
        3.2.1 探针的设计原理第84-85页
        3.2.2 探针溶液的配制第85-86页
        3.2.3 探针的荧光性质第86-87页
        3.2.4 探针与生物硫醇的反应动力学第87-89页
        3.2.5 探针对生物硫醇荧光响应的特异性第89-90页
        3.2.6 探针NSTTA-Eu~(3+)/Tb~(3+)用于水溶液中生物硫醇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第90-93页
    3.3 探针NSTTA-Eu~(3+)/Tb~(3+)用于细胞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第93-96页
        3.3.1 实验部分第93-94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94-96页
    3.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4 一种硫化氢比率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第97-111页
    4.1 配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98-99页
        4.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98页
        4.1.2 配位体NPTTA的合成路线第98页
        4.1.3 配位体NPTTA的合成步骤第98-99页
    4.2 硫化氢比率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的性质第99-105页
        4.2.1 探针对硫化氢的荧光响应原理第99-100页
        4.2.2 探针溶液的配置第100页
        4.2.3 探针的荧光性质第100-102页
        4.2.4 探针对硫化氢荧光响应的特异性第102-103页
        4.2.5 探针用于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第103-105页
    4.3 率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用于细胞中硫化氢的测定第105-110页
        4.3.1 实验部分第105-107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107-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5 基于铽配合物-罗丹明能量转移机理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合成与应用第111-133页
    5.1 配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113-117页
        5.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13页
        5.1.2 配位体TRP、TR-NO、TR-ClO~-及TR-pH的合成路线第113页
        5.1.3 配位体TRP、TR-NO、TR-ClO~-及TR-pH的合成步骤第113-117页
    5.2 铽配合物-罗丹明能量转移比率型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原理与性质第117-127页
        5.2.1 探针的设计原理第117-118页
        5.2.2 探针的荧光性质第118-120页
        5.2.3 探针TR-NO-Tb~(3+)、TR-ClO~--Tb~(3+)及TR-pH-Tb~(3+)在水溶液中与NO、ClO~-及pH的反应第120-126页
        5.2.4 探针TR-NO-Tb~(3+)对NO荧光响应的特异性第126页
        5.2.5 探针TR-NO-Tb~(3+)对NO荧光响应的pH值影响第126-127页
    5.3 比率型NO荧光探针TR-NO-Tb~(3+)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第127-131页
        5.3.1 实验部分第127-128页
        5.3.2 结果与讨论第128-131页
    5.4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33-136页
    6.1 结论第133-134页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34-135页
    6.3 对今后的展望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8页
附录A 典型化合物核磁谱图第148-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作者简介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钌配合物的生理活性小分子发光探针研究
下一篇:新型纳米稀土时间分辨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