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哲学考量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12页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7-8页 |
1.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基本思路 | 第10页 |
2.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10-12页 |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概念和现状 | 第12-19页 |
(一)大学生就业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大学生就业的概念 | 第12-13页 |
2.大学生就业难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 | 第14-19页 |
1.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演变 | 第15-16页 |
2.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 第16-19页 |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 第19-30页 |
(一)计划与市场的矛盾 | 第19-24页 |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 第19-20页 |
2.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 | 第20-22页 |
3.不合理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22-24页 |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24-27页 |
1.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政策不合理 | 第24-25页 |
2.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缺乏 | 第25-26页 |
3.大学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第26-27页 |
(三)就业主体的原因 | 第27-30页 |
1.就业观念间的差异 | 第27-28页 |
2.大学生自身原因的复杂性 | 第28-30页 |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化解的哲学思考 | 第30-39页 |
(一)唯物辩证的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 第30-32页 |
1.社会基本矛盾及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 第30-31页 |
2.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化解 | 第31-32页 |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化解的辩证法 | 第32-36页 |
1.大学生就业难化解的长期性与暂时性 | 第32-34页 |
2.大学生就业难化解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 第34-35页 |
3.大学生就业难化解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第35-36页 |
(三)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第36-39页 |
1.“经济新常态”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 第36页 |
2.“一带一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 第36-37页 |
3.“四个全面”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