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和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3 110kV董官屯变电站系统概况 | 第11-12页 |
1.4 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途径和方法 | 第13-15页 |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第15-48页 |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 第15页 |
2.2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原则 | 第15-23页 |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结构 | 第23-24页 |
2.4 相关设备的使用 | 第24-26页 |
2.4.1 二次设备布置 | 第25页 |
2.4.2 直流系统 | 第25页 |
2.4.3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 | 第25页 |
2.4.4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 第25页 |
2.4.5 元件保护配置原则 | 第25-26页 |
2.5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第26-27页 |
2.5.1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第26页 |
2.5.2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 | 第26页 |
2.5.3 对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 | 第26-27页 |
2.6 系统调度自动化 | 第27-30页 |
2.6.1 调度管理 | 第28页 |
2.6.2 远动系统 | 第28-29页 |
2.6.3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及二次安全防护 | 第29页 |
2.6.4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第29-30页 |
2.7 系统及站内通信 | 第30-31页 |
2.7.1 系统通信 | 第30页 |
2.7.2 通道组织 | 第30页 |
2.7.3 站内通信 | 第30-31页 |
2.8 配置方案 | 第31-37页 |
2.8.1 自动化系统构成 | 第31-32页 |
2.8.2 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 | 第32-33页 |
2.8.3 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第33-37页 |
2.8.4 自动化系统功能 | 第37页 |
2.9 高级应用 | 第37-38页 |
2.10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 第38-41页 |
2.10.1 保护配置 | 第38-40页 |
2.10.2 自动装置 | 第40页 |
2.10.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第40-41页 |
2.11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第41-43页 |
2.11.1 直流系统 | 第41页 |
2.11.2 站用电系统 | 第41-42页 |
2.11.3 UPS电源系统 | 第42页 |
2.11.4 通信电源系统 | 第42页 |
2.11.5 一体化电源监控部分 | 第42-43页 |
2.12 其他二次系统 | 第43-46页 |
2.12.1 全站时间同步系统 | 第43页 |
2.12.2 智能辅助系统 | 第43-46页 |
2.13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 第46-48页 |
2.13.1 变电站二次设备柜体结构、外型及颜色均应统一 | 第46页 |
2.13.2 设备组屏方案 | 第46-48页 |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 | 第48-65页 |
3.1 监测、监控范围 | 第48-49页 |
3.2 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 | 第49-54页 |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54页 |
3.4 统计计算 | 第54页 |
3.5 画面显示 | 第54-56页 |
3.6 打印记录 | 第56-57页 |
3.7 报警处理 | 第57-58页 |
3.8 控制功能 | 第58-59页 |
3.9 保护功能 | 第59-60页 |
3.10 时钟同步 | 第60页 |
3.11 与远程调度中心的接口 | 第60-61页 |
3.12 与其他设备的接口 | 第61页 |
3.13 维护功能 | 第61-62页 |
3.14 性能及指标 | 第62-65页 |
3.14.1 系统性能的具体实现 | 第62页 |
3.14.2 主要的技术指标 | 第62-65页 |
4 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系统 | 第65-83页 |
4.1 微机保护基础概述 | 第65-67页 |
4.2 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技术原则 | 第67-68页 |
4.2.1 110 、35kV线路保护配置 | 第67-68页 |
4.2.2 110kV母线保护配置 | 第68页 |
4.3 1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 | 第68-74页 |
4.3.1 系统保护 | 第69-74页 |
4.4 微机继电保护算法 | 第74-83页 |
4.4.1 半周积分法 | 第74-75页 |
4.4.2 导数算法 | 第75-78页 |
4.4.3 两采样值乘积法 | 第78-80页 |
4.4.4 正弦曲线拟合法 | 第80页 |
4.4.5 全波傅里叶算法 | 第80-81页 |
4.4.6 微分方程算法 | 第81-83页 |
5 结论 | 第83-84页 |
6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件 | 第89-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