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热工量的测量仪表论文--流量测量仪表论文

气源温度及管容对流量计检定精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课题来源第11-12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5 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流量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第15-30页
    2.1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第15-24页
        2.1.1 温度计第15-16页
        2.1.2 压力计第16-17页
        2.1.3 湿度计第17-18页
        2.1.4 密度计第18-20页
        2.1.5 计时器第20-22页
        2.1.6 电子称第22-24页
    2.2 数学模型第24-27页
        2.2.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第24-26页
        2.2.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第26-27页
    2.3 流量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第27-29页
        2.3.1 涡轮流量计的数学模型第27-28页
        2.3.2 涡轮流量计的不确定度评定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天然气流量标准装置第30-43页
    3.1 基本原理第30-32页
        3.1.1 量值传递第30页
        3.1.2 溯源性第30-31页
        3.1.3 流量标准装置的基本原理第31-32页
    3.2 天然气流量计量体系的关键环节第32-34页
        3.2.1 国家基准级原始标准装置第33-34页
        3.2.2 传递标准装置(次级标准)第34页
        3.2.3 装置间比对第34页
    3.3 典型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及其不确定度评定第34-42页
        3.3.1 HPPP法流量标准装置第34-36页
        3.3.2 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第36-37页
        3.3.3 p.V.T.t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第37-39页
        3.3.4 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第39-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天然气节流温降对检定精度的影响第43-58页
    4.1 武汉站基本情况第43-46页
        4.1.1 气源情况分析第43页
        4.1.2 武汉站检定工艺流程分析第43-46页
    4.2 温度对检定介质性质的影响第46-50页
        4.2.1 温度对天然气密度的影响第47-49页
        4.2.2 温度变化引起的检定误差第49-50页
    4.3 温度对管材的影响第50-55页
        4.3.1 管壁的温度分布第50-51页
        4.3.2 管道壁温与大气气温的关系第51-52页
        4.3.3 热变形第52-53页
        4.3.4 管道容积的温度修正第53-55页
    4.4 复热工艺的研究第55-57页
        4.4.1 采用电伴热带进行气源复热第55-56页
        4.4.2 采用水套加热炉进行气源复热第56页
        4.4.3 两种工艺的组合选择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管容对检定精度的影响第58-76页
    5.1 武汉分站工艺流程分析及建模第58-60页
    5.2 DN400第60-66页
        5.2.1 模型1(单根入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距离很近)第60-62页
        5.2.2 模型2(单根入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距离较近)第62-63页
        5.2.3 模型3(单根入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距离较远)第63-66页
    5.3 DN250第66-70页
        5.3.1 模型1(单根入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距离较近)第66-67页
        5.3.2 模型2(三根入口管)第67-70页
    5.4 DN100第70-75页
        5.4.1 模型1第70-72页
        5.4.2 模型2第72-73页
        5.4.3 模型3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76-77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建议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2页
    1 论文情况第82页
    2 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气藏储层的堵漏工艺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层系、井网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