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2-18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 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第15-16页
        1. 创新点第15-16页
        2. 不足之处第16页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17-18页
一、概念界定第18-26页
    (一) 政治参与第18-22页
        1. 政治参与的概念源于民主的概念第18-19页
        2. 政治参与的内涵第19-20页
        3. 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二) 网络政治参与第22-23页
        1. 网络政治参与的出现第22页
        2. 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第22页
        3. 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第22-23页
    (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第23-26页
        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第23页
        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第23-26页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第26-33页
    (一) 积极与消极并存第26-28页
        1. 多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态度积极第26-27页
        2. 部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态度冷漠第27-28页
    (二) 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第28-30页
        1. 多数大学生是理性的第28-29页
        2. 部分表现不理性第29-30页
    (三) 理想与功利性并存第30-31页
        1. 多数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第30-31页
        2. 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凸显功利性第31页
    (四) 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差别较大第31-33页
        1. 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相对薄弱第31-32页
        2. 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脱节第32-33页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3-41页
    (一) 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欠缺,政治效能感不强第33-36页
        1. 参与认知呈模糊化现象第33-34页
        2. 参与意识呈两极化现象第34页
        3. 参与行为呈无序化现象第34-35页
        4. 参与效能感呈弱化现象第35-36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受到重视,政治活动不规范第36-37页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于形式化,重视程度不高第36页
        2. 高校政治研究平台缺乏,大学生政治实践机会较少第36-37页
        3. 校园网络环境尚不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无序化状态第37页
    (三) 政治体制不够完善,政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第37-41页
        1. 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第37-38页
        2. 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第38页
        3.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够完善第38-39页
        4. 网络环境复杂,立法和监管存在缺陷第39-41页
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第41-47页
    (一) 提高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是基础第41-43页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第41-42页
        2. 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与政治素养的提升第42页
        3. 加强大学生政治实践,提升政治效能感第42-43页
    (二) 帮助学生增强政治辨别力的学校教育是关键第43-44页
        1. 重视高校教育,提高网络政治认知能力及网络政治鉴别力第43页
        2. 建立高校政治研究平台,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实践平台第43-44页
        3. 优化校园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第44页
    (三) 完善政治参与渠道是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的保障第44-47页
        1. 弘扬主流政治文化,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第44-45页
        2. 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与政治参与渠道,加强政府回应力第45页
        3. 强化网络立法与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有效发挥媒体正能量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 1第50-53页
附录 2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