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2页 |
2.1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 第15-19页 |
2.1.1 六西格玛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步骤 | 第16-19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YH公司烧碱质量提升的必要性研究 | 第22-30页 |
3.1 YH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3.2 YH公司产品不良质量成本未达标 | 第23-27页 |
3.3 提升烧碱质量必要性 | 第27-29页 |
3.3.1 提高烧碱质量,增加公司效益 | 第27页 |
3.3.2 通过改进烧碱生产质量,提高公司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 第27-28页 |
3.3.3 通过改进烧碱质量,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DMAIC的烧碱质量提升方案设计 | 第30-55页 |
4.1 定义阶段 | 第30-35页 |
4.1.1. 顾客的声音 | 第30-32页 |
4.1.2. 流程的声音 | 第32-33页 |
4.1.3 过程的SIPOC分析 | 第33-34页 |
4.1.4 制定目标 | 第34页 |
4.1.5 进展时间表 | 第34-35页 |
4.2 测量阶段 | 第35-38页 |
4.2.1 烧碱生产流程 | 第35-36页 |
4.2.2 测量数据 | 第36-37页 |
4.2.3 烧碱一次生产不合格项目统计数据 | 第37-38页 |
4.3 分析阶段 | 第38-45页 |
4.3.1 利用石川馨和5Why方法寻找32%烧碱产品一次不合格率超标的原因 | 第38-42页 |
4.3.2 探索性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4.4 改进阶段 | 第45-50页 |
4.4.1 32%离子膜烧碱中氢氧化钠含量不达标解决措施 | 第46-50页 |
4.4.2 32%离子膜烧碱中硫酸盐含量超标解决措施 | 第50页 |
4.5 控制阶段 | 第50-54页 |
4.5.1 32%离子膜烧碱中氢氧化钠含量不达标控制 | 第51-52页 |
4.5.2 32%离子膜烧碱中硫酸盐含量超标控制 | 第52页 |
4.5.3 控制效果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YH公司烧碱质量提升后效益评估 | 第55-60页 |
5.1 直接经济效益 | 第55-59页 |
5.2 间接经济效益 | 第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60-61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