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物信息提取能力的现况研究分析--基于信息给予型生物学问题的问题解决的研究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信息给予题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高中生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信息给予题 | 第12-13页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第15-20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信息加工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5-16页 |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信息加工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研究总体设计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0-46页 |
·研究假说 | 第20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生物学问题解决的信息提取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20-28页 |
·构建生物学信息提取能力的维度 | 第20-27页 |
·维度的分解 | 第20-23页 |
·维度解析 | 第23-27页 |
·初步编制问卷 | 第27页 |
·访谈与修订 | 第27-28页 |
·预试与再修订 | 第28页 |
·形成问卷 | 第28页 |
·实证研究的实施 | 第28-29页 |
·测验实施 | 第28页 |
·数据获得 | 第28页 |
·无效卷剔除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6页 |
·项目分析 | 第29-36页 |
·频次分析 | 第29-31页 |
·区分度分析 | 第31-33页 |
·项目的平均数、标准差分析 | 第33-35页 |
·总结 | 第35-36页 |
·因子分析 | 第36-40页 |
·一级维度的因子分析 | 第36-40页 |
·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中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常模的初步建立 | 第43-44页 |
·男女测验总分及分维度得分差异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46-49页 |
·测试卷的综合分析 | 第46页 |
·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生物学信息给予型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测试卷的编制 | 第46页 |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常模的初步建立 | 第46页 |
·男女测验总分及分维度得分差异 | 第46-47页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47-49页 |
·关于生物问题学思维能力测试卷进一步拟合问题 | 第47页 |
·测试卷的进一步修订问题 | 第47页 |
·关于测试卷得分的计算问题 | 第47页 |
·关于信息提取能力现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