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有关行政复议性质的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有关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方向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可能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概述 | 第14-20页 |
2.1 行政复议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2.2.1 近代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萌芽 | 第15页 |
2.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 | 第15-17页 |
2.3 行政复议的性质 | 第17-18页 |
2.4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及其定位 | 第18-20页 |
2.4.1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 | 第18-19页 |
2.4.2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功能的定位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3.1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3.1.1 行政复议机构不够独立 | 第20页 |
3.1.2 行政复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第20-21页 |
3.2 我国行政复议管辖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1 行政复议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21页 |
3.2.2 自我管辖的设置不合理 | 第21-22页 |
3.3 我国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3.3.1 列举式规定难以穷尽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 第22页 |
3.3.2 抽象行政行为附带审查的规定不科学 | 第22页 |
3.3.3 内部行政行为未列入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 第22-23页 |
3.3.4 第三部门行使公共职能的行为未列入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 第23页 |
3.4 我国行政复议审理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4.1 申请人的参与程度不够 | 第23-24页 |
3.4.2 审理的公开程度不够 | 第24页 |
3.4.3 回避程序的缺失 | 第24页 |
3.5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3.5.1 程序衔接问题 | 第24-25页 |
3.5.2 复议机关作为被告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4章 域外行政复议制度发展概况及启示 | 第27-33页 |
4.1 英美法系中典型行政复议制度发展概况 | 第27-29页 |
4.1.1 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 | 第27-28页 |
4.1.2 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 | 第28-29页 |
4.2 大陆法系中典型行政复议制度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4.2.1 德国的异议审查制度 | 第29页 |
4.2.2 韩国行政审判制度 | 第29-30页 |
4.2.3 我国台湾地区的诉愿制度 | 第30-31页 |
4.3 域外行政复议制度对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 第33-40页 |
5.1 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 | 第33-35页 |
5.1.1 行政复议委员会人员的独立 | 第34页 |
5.1.2 行政复议委员会主体的独立 | 第34-35页 |
5.1.3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程序的独立 | 第35页 |
5.2 行政复议管辖的完善 | 第35-36页 |
5.2.1 以“块块管辖”为主,以“条条管辖”为辅 | 第35页 |
5.2.2 取消“自我管辖” | 第35-36页 |
5.3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 | 第36-37页 |
5.3.1 采用以概括式、否定列举式相结合确定行政复议范围 | 第36页 |
5.3.2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复议范围 | 第36页 |
5.3.3 将行政处分纳入行政复议范围 | 第36-37页 |
5.3.4 将第三部门行使公共职能的行为列入行政复议范围 | 第37页 |
5.4 行政复议审理程序的完善 | 第37-38页 |
5.4.1 实现行政复议审理程序类型化 | 第37页 |
5.4.2 取消书面审查原则,引入言词原则 | 第37-38页 |
5.4.3 建立回避制度 | 第38页 |
5.5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合理衔接 | 第38-40页 |
5.5.1 取消复议前置,确立“当事人选择原则” | 第38页 |
5.5.2 取消复议终局,确立“司法终局原则” | 第38-39页 |
5.5.3 复议机关不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 第39-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6.1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亟待改善 | 第40页 |
6.2 以公正性、中立性改革为核心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