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瓷器民族风格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观点 | 第12页 |
四、使用价值以及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西夏瓷器的综述 | 第13-32页 |
第一节 西夏疆域范围和民族构成 | 第13-21页 |
一、疆域范围 | 第13-16页 |
二、民族构成 | 第16-21页 |
第三节 从最初的自然崇拜到崇尚佛教的变化 | 第21-24页 |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 第24-29页 |
第五节 西夏制瓷业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 第29-32页 |
第二章 西夏瓷器的烧造方式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西夏瓷窑的样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西夏瓷器的装烧方式 | 第35-40页 |
第三章 西夏瓷器粗狂豪迈的造型风格 | 第40-67页 |
第一节 粗狂豪迈的西夏日常生活用具(饮食器具) | 第40-57页 |
一、梅瓶、花口瓶 | 第42-45页 |
二、扁壶 | 第45-48页 |
三、钵 | 第48-51页 |
四、高足碗 | 第51-53页 |
五、罐 | 第53-57页 |
第二节 粗狂豪迈的西夏宗教礼器 | 第57-62页 |
一、供养人 | 第58-60页 |
二、力士、仙人 | 第60-61页 |
三、如意轮、金刚杵 | 第61-62页 |
第三节 粗狂豪迈的文化用品 | 第62-67页 |
一、文化娱乐 | 第62-67页 |
第四章 西夏瓷器民族风格纹饰分析 | 第67-91页 |
第一节 植物纹 | 第67-77页 |
一、牡丹纹 | 第67-73页 |
二、莲花纹 | 第73-77页 |
第二节 动物纹 | 第77-82页 |
一、鹿纹 | 第78-80页 |
二、鱼纹 | 第80-82页 |
第三节 几何纹 | 第82-87页 |
一、弦纹 | 第83-85页 |
二、钱纹、四方出叶纹 | 第85-87页 |
第四节 婴戏纹、社会生活纹 | 第87-91页 |
一、婴戏纹 | 第87-89页 |
二、社会生活纹 | 第89-91页 |
第五章 西夏瓷器的釉色样式探究 | 第91-97页 |
第一节 西夏瓷器的釉色 | 第91-95页 |
一、白釉 | 第92页 |
二、黑釉 | 第92-94页 |
三、褐釉、茶叶末釉 | 第94页 |
四、青釉、姜黄釉 | 第94-95页 |
第二节 西夏瓷器釉色的样式 | 第95-97页 |
第六章 西夏瓷器民族特色的形成 | 第97-108页 |
第一节 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性的浸染 | 第97-99页 |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交流中的吸收借鉴 | 第99-102页 |
第三节 磁州窑工艺影响的可能性 | 第102-106页 |
第四节 西夏白釉瓷器鼎盛的要素 | 第106-108页 |
结语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