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变速器换挡系统机理分析 | 第15-23页 |
2.1 换挡系统操纵机构 | 第15-17页 |
2.1.1 换挡系统外操纵机构 | 第15-16页 |
2.1.2 换挡系统内操纵机构 | 第16-17页 |
2.2 同步器工作机理分析 | 第17-21页 |
2.2.1 同步器的结构及作用 | 第17-18页 |
2.2.2 同步器工作过程分析 | 第18-21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1-23页 |
3 换挡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23-33页 |
3.1 静态客观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3.1.1 挡位自由间隙 | 第24页 |
3.1.2 换挡轨迹 | 第24-25页 |
3.1.3 选/换挡刚度 | 第25页 |
3.2 动态客观评价指标 | 第25-27页 |
3.2.1 最大换挡力 | 第26页 |
3.2.2 同步时间 | 第26页 |
3.2.3 同步冲量 | 第26-27页 |
3.2.4 二次冲击力比 | 第27页 |
3.3 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27-31页 |
3.3.1 评价方法分析 | 第27-28页 |
3.3.2 各挡位换挡品质评价 | 第28-30页 |
3.3.3 变速器换挡品质评价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变速器换挡性能试验台及试验结果客观评价 | 第33-43页 |
4.1 变速器换挡性能试验台概述 | 第33-34页 |
4.2 机械系统 | 第34页 |
4.3 传感系统 | 第34-36页 |
4.4 测控系统 | 第36-37页 |
4.5 试验结果评价分析 | 第37-42页 |
4.5.1 静态换挡性能试验结果评价分析 | 第37-40页 |
4.5.2 动态换挡性能试验结果评价分析 | 第40-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变速器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第43-53页 |
5.1 AMESim软件的基本介绍 | 第43-44页 |
5.2 换挡操作系统的建模 | 第44-47页 |
5.2.1 换挡操作系统中换挡手柄处的输入条件 | 第45页 |
5.2.2 外操作机构的建模 | 第45-46页 |
5.2.3 自锁机构的建模 | 第46页 |
5.2.4 同步器的建模 | 第46-47页 |
5.3 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1页 |
5.3.1 手柄处的输入对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2 换挡杆的杠杆比对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49页 |
5.3.3 自锁弹簧刚度对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4 同步环锥面摩擦系数对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5 同步环锥面锥角对换挡性能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51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1-5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