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型钢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型钢混凝土闸墩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有限元结构优化现状 | 第14页 |
1.4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模型建立 | 第16-26页 |
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16页 |
2.1.1 有限单元法 | 第16页 |
2.1.2 非线性求解 | 第16页 |
2.2 材料参数及判别准则 | 第16-21页 |
2.2.1 型钢材料以及配钢量 | 第16-18页 |
2.2.2 混凝土材料及本构关系 | 第18-20页 |
2.2.3 破坏准则 | 第20页 |
2.2.4 屈服准则 | 第20-21页 |
2.3 弧门闸墩结构模型 | 第21-23页 |
2.3.1 闸墩结构参数 | 第21-22页 |
2.3.2 基本假定 | 第22-23页 |
2.4 型钢布置形式 | 第23-24页 |
2.4.1 型钢截面形式 | 第23页 |
2.4.2 型钢布置形式 | 第23-24页 |
2.5 有限元模型 | 第24-26页 |
2.5.1 有限元单元划分 | 第24-25页 |
2.5.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及优化模型建立 | 第26-35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3.2.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26页 |
3.2.2 遗传算法基本操作 | 第26-27页 |
3.2.3 遗传算法的特点和优点 | 第27-28页 |
3.2.4 遗传算法有限元过程及流程图 | 第28-29页 |
3.3 型钢混凝土闸墩厚度优化数学模型 | 第29-31页 |
3.3.1 设计变量 | 第29-30页 |
3.3.2 目标函数 | 第30页 |
3.3.3 约束条件 | 第30-31页 |
3.4 遗传算法参数设置 | 第31-33页 |
3.4.1 染色体 | 第31-32页 |
3.4.2 适应度函数 | 第32页 |
3.4.3 选择算法 | 第32页 |
3.4.4 繁殖算法 | 第32-33页 |
3.4.5 突变算法 | 第33页 |
3.4.6 终止循环计算 | 第33页 |
3.5 基于PYTHON语言的遗传算法在ABAQUS中的操作流程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闸墩厚度确定及合理性评价 | 第35-81页 |
4.1 前言 | 第35页 |
4.2 型钢混凝土弧门闸墩厚度确定 | 第35-38页 |
4.2.1 研究方案选取 | 第35页 |
4.2.2 闸墩配钢量 | 第35-36页 |
4.2.3 遗传算法目标函数优化结果 | 第36-38页 |
4.3 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38-79页 |
4.3.1 125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38-45页 |
4.3.2 250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45-51页 |
4.3.3 350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51-58页 |
4.3.4 450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58-64页 |
4.3.5 550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64-71页 |
4.3.6 65000kN推力的闸墩厚度合理性分析 | 第71-79页 |
4.4 闸墩厚度计算公式的建立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5.1 结论 | 第81-82页 |
5.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