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微型钢管桩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竖向荷载下微型钢管桩的研究 | 第9页 |
1.2.2 水平荷载下微型钢管桩的研究 | 第9-10页 |
1.2.3 微型钢管桩的静荷载试验研究 | 第10-11页 |
1.2.4 微型钢管桩在组合桩中的研究 | 第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软土地基微型钢管桩的作用机理与施工工艺 | 第14-24页 |
2.1 软土地基微型钢管桩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4-23页 |
2.1.1 软土地基微型钢管桩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2.1.2 软土地基注浆微型钢管桩加固作用范围 | 第15-17页 |
2.1.3 微型钢钢管组合桩桩施工工艺艺及流程图 | 第17-20页 |
2.1.4 注浆微型钢管桩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 第20-23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软土地基微型钢管组合桩的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24-41页 |
3.1 宁波软土地基微型钢管组合桩设计 | 第24-26页 |
3.1.1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工程地质条件 | 第24-25页 |
3.1.2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设计与施工 | 第25-26页 |
3.2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承载力计算 | 第26-36页 |
3.2.1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抗压承载力计算 | 第26-28页 |
3.2.2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28-31页 |
3.2.3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 | 第31-36页 |
3.3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抗压静载试验 | 第36-39页 |
3.3.1 试验概况 | 第36-38页 |
3.3.2 抗压静载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3.4 几种情况下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抗压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软土地基注浆微型钢管桩的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41-48页 |
4.1 软土地基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压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41-43页 |
4.1.1 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压破坏形态分析 | 第41-42页 |
4.1.2 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42-43页 |
4.2 软土地基注浆微型钢管桩抗拔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43-44页 |
4.2.1 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拔破坏形态分析 | 第43-44页 |
4.2.2 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 第44页 |
4.3 软土地基注浆微型钢管桩水平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 | 第44-45页 |
4.4 注浆微型钢管桩实例类比计算分析 | 第45-46页 |
4.4.1 注浆微型钢管桩竖向承载力实例类比计算分析 | 第45-46页 |
4.4.2 注浆微型钢管桩水平承载力实例类比计算分析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8-63页 |
5.1 岩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8-50页 |
5.1.1 弹性本构模型 | 第48页 |
5.1.2 ANSYS软件中的DP模型 | 第48-50页 |
5.2 微型钢管组合桩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0-62页 |
5.2.1 抗压微型钢管组合桩数值计算 | 第50-54页 |
5.2.2 微型钢管组合桩抗拔荷载数值计算 | 第54-55页 |
5.2.3 微型钢管组合桩水平荷载数值计算 | 第55-57页 |
5.2.4 微型钢管组合桩主要参数对抗压承载力的作用规律 | 第57-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第63页 |
6.2 尚待研究的工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0页 |